APP下载

青海省草地鼠害防控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9-10-21韩志庆唐永鹏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对策

韩志庆 唐永鹏

摘要:该文分析了青海省草地鼠害的成因及发生现状,并对鼠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鼠害防治;草地生态平衡;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8.033

0 引言

鼠害是天然草地最主要、最普遍的一种生物灾害,它的发生及形成的危害,直接影响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严重区域水土流失加剧,草地裸露退化,毒杂草滋生蔓延,生态功能逐步失调,草地生产力下降。因此,在推進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时期,应高度重视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加强鼠害防控工作。

1 防控现状

1.1 草地鼠害危害现状

根据青海省草地资源最新调查,全省天然草地面积达4.19×107hm2,退化草地面积3.13×107hm2,草地鼠害多发生在退化草地范围内,具有分布广、面积大、危害重、防后区域范围内害鼠数量反弹较快的特点。全省草地害鼠发生面积约有7.24×106hm2,危害面积约有5.76×106hm2;害鼠种类主要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和高原田鼠,在全省的39个县(市)均有分布,危害较为严重的是三江源地区。其中高原鼠兔年均危害面积4.33×106hm2,占危害总面积的75.17%,高原鼢鼠年均危害面积为1.27×106hm2,占危害总面积的8.7%,高原田鼠年均危害面积1.61×105hm2,占危害总面积的2.78%[1]。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草畜平衡矛盾与超载过牧、高寒草地自然恢复进程缓慢、鼠类种群的发生发展机理以及鼠害防治技术效果、灭鼠成效巩固措施有关,全省每年因鼠害危害造成的牧草损失超过了1.08×1010kg,按照牧草利用率70%计算,损失约为7.5×108kg,相当于520万个羊单位的一年饲养量;若按照牧草每千克牧草0.1元的价值计算,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6亿元。

1.2 草原鼠害防治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青海省高度重视草原鼠害防控工作,结合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如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工程及支农资金灭鼠治虫等,全部采用生物和生态技术与方法,累计完成草原鼠害防控面积超过了3.6×107hm2,全省草地鼠害危害面积从最高时年约9.53×106hm2,下降到年约5.69×106hm2,草地鼠害猖撅危害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大多数地区草地鼠害由重度危害转为中度或轻度危害,危害程度有所下降;天然草地牧草得到休养生息,植被盖度、草丛高度显著提高,植被群落中优良牧草比例增加,可食牧草种类增多,草地生态向良性演替转变。在草地鼠害防控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方面,逐步向生物防控和生态防控与物理防治转变,其中生物防控面积已累计2.267×107hm2。同时,积极开展了鹰架招鹰控鼠、捕鼠夹、捕鼠箭、不育剂等生态控制物理防治和灭鼠成效持续巩固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有效避免了使用化学农药对鼠类天敌和其他生物的伤害,鹰、狐狸、黄鼠狼等鼠类天敌动物种群、数量有所增加,草地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恢复。

2 存在的问题

2.1 防治区域留有死角,灭鼠不彻底

在草地鼠害防治中,“集中、连片、有序、整体推进打歼灭战”的原则贯彻不到位。省州县乡交界处的草原和使用权存在争议的区域、共牧区,以及牧民群众“不杀生”的宗教信仰导致定居点、畜圈周围成为防治死角,形成防后鼠害快速反弹的发源地。

2.2 测报体系建设滞后,功能难以发挥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是实现草地鼠害有效的前提和基础。青海省鼠虫害测报中心由于受测报资金和设备、人员不足和专业素质较低、自然区域特点复杂的影响,全省设立的鼠害监测点偏少、覆盖面不大,很多区域仍然处于监测盲区,进行全面的鼠害路线调查和定位观测有很大困难,难以及时、准确、真实地掌握全省鼠害动态,采集的鼠害监测数据相对不准确,对鼠害测报准确率产生了一定影响。

2.3 缺乏有效鼠害防控监管机制,持续性低

青海省在实施草地鼠害防控中,每个项目区域都采取了层层签订责任合同保证防治成效,但防后的管理措施和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受到经费、管理体制、农牧民群众专业素质的影响,这些措施和责任落实到基层很难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鼠害防控成果巩固的持续性较差。

3 对策

3.1 加强预测预报

省、州、县草原机构应充实草地鼠害预测预报专业人员,通过省测报中心的培训上岗。抓住关键时期和重点环节,紧密结合气象状况、牧草返青情况调整调查时间间隔和调查范围,科学设置监测点,加强定期数据采集,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区、禁牧休牧区、草地鼠害发生区域开展重点监测,并通过监测分析,划分草地鼠害的适生范围,建立鼠害分布模型,做到全方位覆盖,实地验证。在重点防控季节,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防治信息渠道畅通[2]。

3.2 及早部署工作

省级草原业务部门应邀请相关专家深入鼠害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普查和调研,科学制定鼠害防治方案,细化目标任务,保障防治的工作顺利开展。各级州、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对草地鼠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全面启动鼠害防控工作,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防控”,确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3.3 发挥群众力量

为进一步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省、州、县、各乡镇、村两委和草原监理站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州、县草原部门将鼠害防治工作与草原奖补机制挂钩,以村为单位进行考核验收,加大奖励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州、縣、乡两委和草原监理站联合制定鼠害防控制度及规定,落实措施和责任,并组成监督组加强监管,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推进专业防治

省、州、县草原业务围绕草地有害生物灾变规律、防控技术等内容,重点开展生物防控和生态防控技术的研究,推进草地鼠害专业化防治进程。在草原鼠害防治最佳时期,采用高效、低毒、无污染、无二次中毒的生物防治剂,科学规范投放,提高防治效率[3]。特别是在鼠害防治工作开展前,加强对参与防治工作群众的技术指导,科学投放饵料的技术要领,并下派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分发防鼠饵料,蹲点驻扎提供技术指导,有效提高鼠害防治效率和效果。

3.5 确保防治效果

按照“群众投工投劳、专项项目投入、政府补助资金”的原则,省、州、县政府落实专项补助资金,统一购置鼠用饵料、防鼠毒素,利用有限时间,组织动员群众对鼠害发生较为严重的草场进行集中连片防治,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压茬推进”的原则,利用几年时间对鼠害发生草场进行集中连片开展鼠害防治,起到控制草原鼠害、促进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另外,为更加有效的做好鼠害防治工作,省、州县草原站应委派工作人员到基层地区为开展鼠害防治技术现场培训班。赴鼠害发生地,实地进行鼠害防治技术的指导,通过现场培训、学习,提高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群众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4 结束语

草地鼠害的有效防控是维系草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性强、责任重、难度大。需要各级部门按照综合治理持续控制无鼠害管理的治理理念,针对目前草原鼠害防治存在的矛盾问题,坚持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牧区农牧民群众正常生产为出发点,切实做好草原鼠害防控工作,实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产业和谐发展,最终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白重庆.浅议“十一五”以来青海省草地鼠虫害及防控[J].青海草业,2017(3):47-48.

[2]顾自林.肃南县荒漠化草原大沙鼠鼠害防治技术及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4(6):74,78.

[3]王炎.宁夏盐池县草原鼠害防治概况[J].草业与畜牧,2011(9):34-36.

作者简介:韩志庆(1964-),男,青海化隆人,中专,草原师,从事青海湖地区鼠虫害预测预报、草业方面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