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重点探寻

2019-10-21钟颖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钟颖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顺应现代国家蓬勃发展的形势,同时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相较于低层建筑,高层建筑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更高,对建筑的安全性要求也更高,比如对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刚强度等予以严格控制,做好参数测量、浇筑与转换层的合理化施工,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本文就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施工技术

为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必须重视高层建筑项目建设,且此类建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旨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为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连体结构施工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结构对高层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为满足高层建筑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必须重视连体建筑结构施工技术,通过对技术要素的管控,来不断提升连体结构的刚强度与抗震性能等,还要做好各项技术参数的测量、混凝土浇筑与转换层施工,这是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

一、高层建筑物连体结构常见方式

高层建筑物连体结构常见方式主要有:一是塔楼。在高层建筑物中,塔楼是非常重要的连体结构形式之一,它与单体建筑结构基本相同,一般为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筒结构等。塔楼的对称程度、单体差别,直接影响着连体结构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二是连体。连体一般跨越于两个塔楼间,与桥梁相类似。从静态来看,连体主要承载水平风向荷载或竖向荷载,从动态来看,连体主要承担着塔楼两端的振动。三是连体与塔楼相连,主要有三种连接方式:第一种,一端与塔楼进行滑移连接,另一端则是刚性连接。第二种,两端均与塔楼进行刚性连接;第三种,两端均与塔楼进行铰接。

二、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

(一)抗震要求

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连体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保证安全性与稳定性,连体结构操作主要是限于两栋以上的建筑,采用架空连接的方式而形成的,在连接跨度上的设计必须以高层建筑连体结构的基本用途与设计方案为前提。在连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刚柔并济,选择刚与柔两种连接方式相互结合的方式,强化主体与连接体的合理化连接。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在连体结构上,竖向上的刚度设计极易发生改变,使得整个连接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因此,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的建设质量,应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效果,是保证建筑安全的重要条件。为了达到抗震的效果,必须及时强化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及时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屈曲问题予以处理,做好节点刚度的控制。

(二)整体结构的刚度要求

在设置连体以后,塔楼在连接处很容易出现刚度巨变。如果连体刚度比较大,这个部位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刚度突变。如果连体结构刚度较小,可将双塔连体进行简化处理。如果连体刚度较大,把连体看作刚性楼层,也不会出现较大的计算误差。在非对称结构施工中,作为管理人员应通过技术方式将连体刚度降到最低,从而减小高塔位移的影响,增大低塔的位移,最终达到整体刚度要求。

(三)钢框架结构强度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高层连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钢框架结构必须切实注意强度要求。如果是现浇的连体结构梁板,其强度可以按照T形断面进行计算。在对框架梁跨中配筋量进行计算时,可以按照T形去考虑跨中截面。在对框架梁支座的配筋量进行计算时,如果也是按T形考虑,这样计算的强度是不对的。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钢框架结构梁支座处是负弯矩,此时梁翼缘处在受拉区,而梁底则在受压区,主要为倒T形截面。所以,只能按照矩形截面计算。

三、浅谈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高层连体建筑结构施工测量技术要点

实施高层建筑施工时,要积极开展施工测量,掌握科学的测量方法与测量标准,结合高层建筑的具体结构系统,对连体结构进行科学性施工。连体建筑结构施工的开展,整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要素比较多,为从根本上实现对连体建筑结构质量的控制,前期必须做好测量工作,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性。测量工作的实施,要深度结合结构外形,以达到设定内控点的效果。实施连体建筑结构施工时,要预留一定的孔洞,进而为测量、放线等奠定基础。测量时,应预留好内控点的具体位置,避免材料、物品等堆放在孔洞周边,这是提高测量精度的前提。测量时,要选择精准的垂准仪,以达到控制内控点的效果。可在投点区域水平放置一块有机玻璃,且在激光的重要作用下及时将内控点进行引测,将其引测到有机玻璃之上,保证激光点与十字区予以对准。对准后,应及时将有机玻璃予以撤除,并将内控点引到放线孔的模板上,还要及时弹出标志线。

(二)高层连体建筑结构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按照标号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浇筑,先对高标号的进行浇筑,再对低标号的进行浇筑。先完成墙柱的浇筑,再完成梁板的浇筑。在进行浇筑过程中,应选好一个点,当达到标高后,使混凝土向前流动,然后再在坡面进行浇筑,逐渐推进。要严格控制每层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其时间要控制在初凝时间之内。在采用地泵泵送时,应尽可能地少用弯管作为输送管道,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问题,便于施工、清洗、维修和拆卸。输送管道应尽可能地采用管径相同的输送管,保证输送管接头的严密性,并能满足强度要求,以便快速装拆,确保管段不出现龟裂、损伤、弯折等问题。应该对模板支撑的纵横间距处采用加密处理,并做好剪刀撑的布设。对布料机进行架空,不能将其支撑在钢筋骨架之上。在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时,不能在相同位置连续布料,而应采用水平移动的方式实施布料。

(三)高層连体建筑结构的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连体结构施工,从本质上来讲,其是一种高空作业,对模板稳定性控制时,难度较大,操作起来相对繁琐,仅仅运用常规的连接方式是无法保证模板稳定性的,为不断提高模板稳定性,必须重视转换层施工技术,强化对技术要素的把控,进而提高施工质量。钢梁施工前,要在连体结构的两端楼层上安装2台起重机,将钢梁吊挂到连体基础结构层内。在楼面之内应设置一个临时性滑移载体,借助卷扬机和滑车来制定动力系统,等到起吊操作之前,要先进行试吊,等到试吊符合标准后才可正式应用到施工之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应全面推进高层建筑项目建设工作,意识到高层建筑工程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而今,从长远角度出发,为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与社会和谐,必须重视高层建筑工程连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各项技术要素的把控,能有效降低施工风险,避免由于技术错误而引发的高层建筑结构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连体建筑结构的研究工作,切实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有效把握和攻克转换层施工施工重点难点。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不断更新施工理念,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施工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现代建筑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曹宇.浅谈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253.

[2]杨向华.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1,9:150.

[3]王艳.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5,04:37-38.

[4]徐芝锁.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1:111-112.

[5]余晓阳.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2009,36:627.

作者身份证号:330203198405180920

猜你喜欢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