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与意义

2019-10-21韦佳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精神科人性化护理效果

韦佳

【摘  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91例/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人文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因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患者从住院时长和疗效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不仅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还能营造出良好的诊疗环境,并有效提升忽视的职业素养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人性化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131-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91例/组)。研究对象均为男性患者,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1.3岁)。研究对象主要为精神分裂患者96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57例,神经症患者29例。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等情况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护理以常规组护理方法为基础,并融入人性化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坚持人性化护理原则 护理过程中尽量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包括:用语文明、患者合理需求的满足等。通过提供优良的技术、优良的服务让患者和家属达到满意的效果。本研究人性化护理秉承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原则[1]。

(2)树立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  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推行人性化服务理念,纠正简单生硬的用语习惯,在服务上提供更多的照顾与呵护。针对本次研究做好培训工作,逐步在工作实践中提升个人的人文与职业素养。真正带给患者优质高效的人文关爱与精神安抚,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生硬的护患关系。

(3)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  由于封闭式管理限制了精神疾病患者的行动自由与想象空间,此时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可通过温馨和谐的氛围改变患者压抑的心理状态,同时借助各项娱乐设施和相关活动能缓解患者的压力[2]。患者在这种氛围中会有较强的受尊重感和自由度,从而缓解他们焦虑的精神。

(4)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  由于精神疾病患者与其他类型疾病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更缺乏自制力且多数患者不承认自己患有此类疾病,从心里排斥医护人员。为此,护理人员应和患者做好沟通工作,适当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并采用和蔼的态度和耐心的沟通掌握患者的个人诉求。针对合理诉求需尽量满足,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此外,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中需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病情变化情况。针对狂躁患者,严禁使用激惹性语言或做好相应的隔离保护措施。为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护士不仅要机智敏捷还需保持镇定的心态,针对特殊情况迅速组织护理工作。及时告知家属保护手段的意義,从而取得家属的配合与理解;针对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患者需给予一定的安慰和同情;针对钟情妄想患者需保持严肃性,举止需保持稳重;针对罪恶妄想或嫉妒妄想患者应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针对幻觉丰富的患者需及时观察行为变化,针对突发行为必须及时应对;针对夸大妄想患者不得与其争论;针对强迫症患者应做好疏导和引导工作,使其认为适当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重要性,逐渐接受自身病症的存在,不用刻意的抵抗或排除自身疾病,而是通过积极的行动改变现状;针对进入恢复期的患者,需做好心理治疗工作,通过宣教使其掌握相关卫生知识。

(5)切实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由于精神病患者通常存在心里问题,如:心理孤独或心理恐惧等。护理人员需及时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语言、行动变化,尽量从心里层面解除他们焦虑、痛苦的情绪[3]。针对此类情况,还需采取必要的心理暗示、科学的治疗。实践证明,心理疏导能在支持患者心理及相关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结合患者心理、行动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与护理,才能切实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6)做好定期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精神类疾病患者多有如下特征:社会适应性较差、治疗周期长、反复发作等等。这对于患者及家属都是一种压力,且压力包括心理与精神两个层面。长时间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抵触的心理,甚至强烈要求放弃治疗。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使患者得到社会与家庭的认可与支持,尽量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全方位的指导计划,让患者接受诊治过程中享受到舒适、安全、温馨的护理,并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 检验。

2 结果

本研究计量资料标准差均采用x±s表示,检验则采用了t,技术资料检验应用了x?。研究过程中,对照组仅选用了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取了人性化护理方法,研究主要针对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从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数据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性化护理方法能有效促进精神科工作的开展。

由于精神科患者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应结合不同类型患者分析各种潜在安全问题。并针对实际分析采取必要合理的方法,从根本上保证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个人安全。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秉承人性化护理理念。通过营造舒适、人性化的就医氛围,不断加强护患间的沟通交流,增强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呵护。同时针对患者家属做好健康教育与疏导工作,全方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为其尽早恢复健康提供必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理人员需改变传统护理模式,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就需要我们从职业素养、人文素质入手,通过培训、交流、自学不断提升自我。以此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并积极营造出良好的诊疗环境。这也有助于提升医院形象,构建良好的医患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霄龙.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继续医学教育,2017,31(7):129-130.

[2]      刘亚男.人性化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9):95-97.

[3]      王艳.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0):120-123.

猜你喜欢

精神科人性化护理效果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灵动耳环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