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2019-10-21汤金玲
汤金玲
教师要用历史知识增加学生的人文底蕴,用辩证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用课前预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我们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一、文化基础
初中生在學习历史的过程中,对历史的发展脉络、历史背景的理解有所欠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点,以此为突破口,增加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其次,教师作为课堂授课主体之一要认真研究教材,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两者结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历史。
在教学方法上要循循善诱,提问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针对关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并且要提升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节时,提前了解到学生对历史背景缺乏深刻理解。于是我找到清朝的相关纪录片片段,在授课前播放。学生被这一视频吸引,通过中外对比对当时的政治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的人文情怀得到激发,一方面他们对当时的落后充满了不甘与悲哀,另一方面他们对列强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学生的代入感极强,爱国情感强烈迸发。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教学情境的设定提高学生的科学思想。给学生安排不同的历史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对不同历史事件做出决策。让学生发挥想象重现历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去,更好地记住课堂所学,同时还要安排学生对历史重现进行评判,目的在于使学生尊重历史。提高参与度的同时,学生对历史事件思考得更加理性、全面。这一点则证明历史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可以通过优秀的教学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历史知识和技能方面有客观的价值标准,其思考方式是带有科学历史观的,符合核心素养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二、自主发展
学生的自主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上课前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对于简单易懂的概念要“翻转课堂”。首先,在课前或上节课结束时定下学生的预习目标,包括预习的方法以及预习的重点。然后,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合理评价他人观点。启迪学生思考,培养其学习中的预习能力。
在课堂中要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大量的历史发现都是通过交流辩论出来的。对于同一事件,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同时吸取他人优秀的见解。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意识,做到向他人学习,勤于反思。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我价值,在辩论的过程中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交流学习环境,通过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断思考,不断深入有效发觉自身潜力。
初中阶段,将课本中简单的知识交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课堂上交流。有利于他们对自我学习的规划。学习历史人物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启迪学生对照自身,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对重大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结合时代规划自身。这正是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对学生的改变与培养,是历史核心素养最独特的属性,是其他教学科目所不具备的。因此历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去授课,帮助学生做到自主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第一我们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将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相匹配,同时,授课前要深刻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通过平时测验合理分析教学成果,以此做到授课有针对性,并且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例如民族交流这一课的目标设计:了解唐朝中日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料,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通过观看长安历史图片和课文材料,想象唐都长安城中外交流的盛况,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教学目标是结合了核心素养要求与学生学习水平的,是有效的教学方案设计。在分析学生之前所学的历史内容后,我们针对本次所授知识内容做了改变,因为学生之前未接触过民族文化交流的内容,所以提出了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这一要求。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作为人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历史教育中的表现为强调学生可以处理好自我与学校关系;遵守校纪校规以及课堂纪律;增强自身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核心素养中,学生层面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两点,前文所提到的学生对祖国强烈的情感态度就是责任担当的体现,实践创新主要是指涉及历史学科上的问题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创新意识等等。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重点是使学生具有国家意识,增加自身国民身份认同。使学生了解国情历史,尊重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要使学生对国际形势有正确的理解,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并且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周可以对社会热点事件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事件提出自身看法。这个要求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了解世界,使教学不再脱离现实的理论。
四、实践反思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内容上核心素养的转化,需要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培养为中心,通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优化授课方式,达到历史教学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历史教师需要把握现代教学观,增加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最终完成学生的课堂教学。并且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是整体性的,是有深度的,最终使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具有科学精神。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教师要紧跟时代准确把握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同时做到“育人”。让学生思考得有深度,让学生的思维状态更加活跃,将学习的过程转变为探索的过程。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发现历史教学中知识的关联,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要求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循序渐进的,是层次丰富的,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历史教师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合理掌控历史知识的内涵与扩展,这样才能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