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地方文化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探讨

2019-10-21柯冬兰

家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校本师生特色

柯冬兰

本课程开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探索一种结合地方文化有效可行的校本课程,探讨融合地方文化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之处和如何进行开发和实践,希望给地方课程的开发注入新想法。

2001年新课标提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目标,强调课程要增强与学校、学生和地方的适应性。在历史教学中融合本地方特色文化,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形式更加新颖,使学习更加生活化。融合地方文化的历史校本课程能够发挥本校的资源,体现学校办学的风格和满足学生了解本地方文化的需要,与新课标紧密结合。

一、融合地方文化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之处

(一)结合办学实际,开放性开发课程。

1. 开放性地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办学特点、学生需求和个性发展、教师个人优势将课程开发设置了四大系列。如表1所示。

2.开放式进行教学实践。本课程开发旨在增加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在自主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更大发展。依据开放的内容,灵活采用以资源调查、实地参观、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多种实践,以梦龙文化、廊桥文化、红色文化、北路戏搭台进行特色文化欣赏,师生共同编写寿宁史话、特色文化、民风民俗等校本教材,并通过专题讲座、兴趣课堂灵活多样的方式渗透教学。教与学不再局限于校园课堂,使空间得到拓宽和延伸。师生可利用课余收集整理文献材料,也可在放假或拜访亲朋好友时进行调查,并建立关联的平台互动随时学习,在学习时间比较自由。这样开放式教学,重视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上多样化地开发。

(二)贴近生活实际,凸现寿宁地域性

山城壽宁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独特的地理地势和历史由来,造就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本课程结合寿宁历史渊源、地方文化、历史名人、民风民俗等特色资源,开发了《乡土历史》《特色文化》《民风民俗》三个版块,充分展示地方特色的文化。内容都源于地方实际和生活,以学生生活经验和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富于地域性并融入生活。

(三)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主开发

从课程的调查→设计→实施→整理→完善,师生始终共同开发和实施。本课程每个内容设计,都是教科书中没有的,学生又感兴趣并且可操作的。把自主创新,共同参与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开发过程。

教材的编写尽量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每个教学设计都配有大量的插图,同时设置材料研读、拓展阅读、资料卡片、知识链接、探究活动、课外阅读等大量趣味性栏目,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开发。

二、融合地方文化的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参与社会实践、开创课程新基地

以资源调查、实地参观、主题活动等形式参与社会,让师生零距离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利用时间节点,举办以各种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如:实地参观(寿宁县图书馆、含溪革命老区、体验乞丐节、浏览三峰寺等)、主题活动(收集家乡方言、廊桥模型制作、祭扫烈士陵园、寿宁木拱廊桥摄影比赛、寿宁特产小吃介绍等),并借助文化馆和北路戏剧院带动学生欣赏地方文化。如:观看电影《冯梦龙传奇》、廊桥系列画展、北路戏专场、习近平与下党红色文化展览等。

这样,学生对寿宁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是局限在听说的层面,而是在动眼、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零距离接触寿宁、了解本地方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萌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编写历史特色校本教材

山城寿宁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独特的地理地势和历史由来,造就了寿宁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本课程结合寿宁的特色资源,开发了《乡土历史》《特色文化》《民风民俗》三个版块,整理寿宁的由来、行政建制的沿革、人口迁徙与方言、历史文物、考古遗址、建筑古韵、近代人民抗争、工农武装与民主政权建立、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等宁乡土历史;欣赏南山梦龙、闽东北廊桥、红色下党等特色文化;采访上元节、中元节、乞巧节等民风民俗;展示花菇、高山乌龙茶、金丝扣、米糕、鼠曲糍、黄粿等特色小产;领略杨梅洲、南山顶、双苗尖仙岩等风景。较全面地介绍了寿宁的历史渊源、地方文化、历史名人、民风民俗等,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并设计了引导实践的“学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践性。

(三)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如:实地参观、专题讲座、文化视听、采访调查、实践活动、模拟制作、主题展览)和灵活的教学组织策略(如: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共享合作、小组探究、反思小结)。以《寿宁的风味》为例简单介绍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做法。首先,制定开放性的目标和明确重难点。如表2所示。其次,小组分工查找搜集资料。如:金丝扣、米糕、鼠曲糍、黄粿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学生自制的米糕、鼠曲糍实物,米糕制作的小视频短片,金丝扣广告PPT介绍。在准备过程中,师生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环节流程设计:品尝风味(选出最喜爱的一种风味说明风味名称、颜色、特点,相互品尝交流)→说一说(利用小短片讲解风味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讲一讲(图片文字介绍风味小吃相关的典故和来历)→宣传推销(为喜爱的风味设计制作广告和包装,模拟电视广告宣传推销,展示分享设计成果)。整个过程师生以对话式、互动式、合作式进行教学,实现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四)建设校园文化

通过板报宣传、走廊挂画、主题活动等校园文化建设,是融合地方文化的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成果展示分享的重要手段。以《纪念闽东苏区建立85周年(1934~2019)主题展览》为例:活动展示了闽东苏区建立、策应红军主力转移、三年游击战争坚持抗日的革命史;叶飞、曾志、马立峰、郭文焕等革命志士;畲嫂舍子救曾志、叶飞狮子头脱险记、闽东刘胡兰一个施农禄等英雄故事;兰田暴动、九家堡等革命纪念地系列展览。通过活动营造富有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校园中潜移默化受到地方优良传统的熏陶,将其内化为求知做人的态度和品质。真正做到一草一木暗香浮动 ,一字一画德育无声,也为美丽山城——寿宁的建设添砖加瓦。

注:本文为福建省宁德市中学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地方优秀文化的历史特色课程开发”(课题编号:FJNDKY19-205)。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校本师生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麻辣师生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