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

2019-10-21赵红云肖铖

种子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病虫害

赵红云 肖铖

摘   要:引起气象变化的因素是很难把控的,一旦出现气候变化,会对农业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做好预防工作,需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研究了天气变化对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希望能够就农业生产给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气候变化;影响

中国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些地区会因为气候变化,作物的产量得到提升,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气候条件的变化,带给绝大多数地区的是产量的减少。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从整体上看弊大于利,因此,联系气象变化开展定向的研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1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1.1   干旱

目前,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是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引起的干旱灾害出现也较为频繁。很多西北地区,本身水分都比较匮乏,再加上温度的升高,土壤中的水分会迅速流失,干旱次数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旱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1.2   涝渍

如果在地表长时间积水,很容易引起涝渍灾害,土壤中的水分会大幅流失,会对农作物的存活率产生极大的影响。涝渍灾害具体包括了洪水、渍灾和洪灾。洪水是较为常见的洪涝灾害,简单来说,就是大规模的降雨之后,引起了山洪或河水泛滥,使得农业设备明显毁坏,农作物产量大幅减少。渍灾则是指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不见太阳,排水受到了影响,最终造成农作物根部缺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烂根。洪灾是短时间的大雨,农田因为不能及时排泄降水,会出现小范围的积水,这对水田作物而言影响不大,但如果种植的是旱田作物,带来的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1.3   风雹

风雹是处于干旱和涝渍之后的第三大农业气象灾害,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出现,较为分散。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风雹灾害的发生次数每年已经超过了1000次,虽然冰雹灾害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发生频率高,也会给农作物带来巨大的损失[1]。风雹给农作物带来巨大的损失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大风会将农作物刮倒,倒地的农作物产量会大幅削减,甚至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第二,冰雹的出现可能会直接砸死农作物,尤其是如果农作物处于生长的关键环节,带来的损失是极大的。第三,暴雨直接流失了土壤中的养分,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果实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1.4   热害

所谓的热害,又被称作是高温、伏旱。从目前来看,热害对亚热带作物的影响较大,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会影响水稻和玉米的正常生长。高温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温度高、农作物呼吸速度加快,长时间的热量蒸发加上光合作用效果不好,农作物最终出现衰竭的迹象。夏季热害持续上升在最近几年尤为严重,局部地区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温度超过39℃的时间越来越多。

2   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不只会对农业气象灾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和农作物紧密关联的生物,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病虫害[2]。调查表明,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升高,病虫害在近几年来呈现出更加严重的特点,每年呈现10%的增幅,对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1   暖冬

病蟲主要是通过寄生在农作物身上存活的,随着温度升高,农作物冬季种植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这为病虫的生存提供了保障,有利于病虫过冬。在之前,冬天温度较低,病虫害会因为温度太低直接冻死,但如果是暖冬,虫卵可以安全过冬,第二年直接孵化,病虫害现有数量得以保证之外,在基数上也明显增加,大范围的繁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繁殖代数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不只是让病虫害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病虫害的繁殖速度也明显加快。环境舒适温暖导致病虫害冬眠的时间大大缩短,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繁衍后代,病虫繁殖的代数明显增加,对农作物的伤害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3]。

2.3   迁飞性害虫的影响

一些害虫并不是固定在某个区域生长的,可能会跨几个区域生存,迁飞性害虫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初期,这种害虫会直接飞往适合生存的环境下繁殖,某种程度降低了当地害虫的数量。但是伴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这类害虫迁飞的时间会大幅提前,甚至一些害虫会停止迁飞,直接在当地繁殖,这些都会造成当地病虫害发生面积扩大。

2.4   病虫害开始往北转移

我国位于北半球上,气候变暖,全国的整体气候温度都明显升高,病虫的生存环境开始往北发展,大多数害虫生存的环境在25℃左右,目前的生存环境开始朝着28℃的方向发展。害虫为了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会开始尝试着往北飞,找到25℃的位置开始繁殖[4]。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很多害虫都开始呈现出朝北转移的特点。

3   结束语

多项数据以及各类调研显示,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我国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发生强度也明显增大,对农作物产量和整体质量的影响也呈现了递增的态势,对病虫害而言,有利有弊,但是弊比利要大。因此,国家有关部门面对这种情况要深层次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从大局出发,找到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要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防范,提升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 1 ] 钱凤魁,王文涛,刘燕华.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5):19-24.

[ 2 ] 李建朝.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16(2):293.

[ 3 ] 王子一,王猛,赵子程.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1):63-64.

[ 4 ] 李宪萍,于翠红,冯娟,等.气候变化对黑龙江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2):14220-14220.

(收稿日期:2019-08-20)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病虫害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2007:绿色企业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