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肚菌在贵州印江引种试验初探
2019-10-21罗亚芬胡廷棒张金太
罗亚芬 胡廷棒 张金太
摘 要:引种猪肚菌在贵州省印江县栽培试种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猪肚菌可以在印江县进行大棚种植,有助于猪肚菌在贵州省推广种植,进一步丰富贵州省印江县珍稀食用菌资源。基于此,详细介绍了猪肚菌栽培技术及性状表现等,期待为生产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猪肚菌;贵州印江;引种试验
猪肚菇是我国自行驯化的食用菌,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Eumv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1yporaceae)革耳属(Panus)[1]。猪肚菇属于中高温品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夏季出菇、售价高、经济效益好、市场货源紧缺,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2]。
1 试验地概况
印江县即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8°17′~108°48′、北纬27°35′~28°28′之间。印江县最高海拔2493.8m(梵净山主峰),最低海拔377.7m(中坝乡两河口),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近300d,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9.0℃,平均气温16.8℃,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年平均有霜期74d。平均降水量1113mm,日照时间长达1255h,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森林覆盖高、环境优美。
2 栽培技术
2.1 菇房的制作与消毒
菇房为钢架结构大棚,长18m、宽7m。棚内搭建二层出菇床架,床架宽70cm,底层距地面60cm,层距60cm,床架之间距离100cm,使用前室内用气雾消毒剂消毒,消毒6h后通风。
2.2 栽培季节和菌棒的制作
2.2.1 栽培季节
该引种试验10月份接种,次年5月份出菇,本试验菌种从福建三明食用菌研究所引进。由于接种过早冬天温度较低,所以菌丝的生长周期长,在当地何时接种合适有待进一步研究。
2.2.2 菌棒的制作
培养基配方:杂木屑31%、棉籽壳46.15%、麦麸20.5%、糖0.95%、轻质碳酸钙1.4%。制作方法:先用清水使棉籽壳湿润,然后将木屑、麦麸、糖、轻质碳酸钙与调湿的棉籽壳调和拌匀。将糖溶于水以调节培养料的水分,含水量控制在65%,采用规格为宽17cm、长33cm的聚苯烯栽培袋。每袋湿重约909g,将料装好并扎好袋口。
2.3 灭菌接种与菌丝培养
将做好的菌棒置于灭菌房中高温灭菌48h/2万棒。冷却后的菌棒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袋栽培种可接35袋左右。将接种好的菌袋直立放入培养架上进行菌丝培养,培养前期关闭门窗有利于原基的形成,后期加强通风。在菌丝的生长中,要注意检查是否被感染、有死种和生长不正常的菌袋,如有发生应及时剔除。
2.4 开袋覆土与出菇期间的管理
2.4.1 开袋覆土
菌丝长满栽培袋后,根据天气情况解开袋口,在培养料上覆盖3~4cm厚的细园土,并将菌袋上部往下折,使袋口边缘高出土面2cm左右,并将其均匀竖直地排列在出菇床架上。
2.4.2 出菇管理
覆土后洒1次大水,保持土壤湿润并关闭门窗,7d后原基形成,加强通风透光,尽量保持空气清新。浇水量要根据天气和菇的数量具体而定,晴天多浇水、雨天或者阴天少浇水,菇多多浇水、菇少少浇水。
2.5 采收及采后管理
菇成熟后根据用途及时采收,采收时把土中的菌柄基部一起拔出,如果土少应及时补充新土,采收后停水养菌进行下潮菇的出菇管理。每次收获后及时清理死的柄原基和感染的子实体,以防感染。
3 结果分析
3.1 子实体形态
菌柄柱状、中生、内实。菌柄地上部分与菌盖同色但稍浅,有簇状鳞片和细细绒毛,外有一层可剥的纤维质韧皮,长5~22cm,内白色。菌柄地下部分由上而下逐渐变细,长度因覆土的厚度而不同,内部紧实,表面有长绒状菌丝固着于土壤中。早期,菌盖与菌柄交界处有短绒样菌幕,菌盖伸展后呈鳞片状残留于菌柄和菌盖上部,并随子实体成熟而脱落。菌褶白色、片状、延生、不等长。菌盖表面平滑或盖顶下凹,直径4~9cm,浅漏斗状,棕黄色至浅黄色,脐部颜色较深。幼时菌盖扁半球形,表面干燥布有少许白色鳞片。盖缘开始内卷后平展,成熟时波曲,过熟反卷。菌肉白色,边薄中厚。
3.2 生长特性
猪肚菌从原基分化到子实体成熟需要8~10d,其中棒形期3d左右、钉头期4d左右、杯形期2~3d、成熟1d左右。
3.3 產量
子实体单身或者从生,棚相同。在经营措施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出菇的均匀度差,小面积测产差异大,初步估算引种试验地产量可达18009~
21010kg/667m2,平均袋产鲜菇0.325kg。单体最大鲜重280g,多数单体鲜重为80~200g,个体差异明显。
总之,猪肚菇适应性较广、抗逆性强、栽培管理简单[3],猪肚菌能够在贵州省印江县引种栽培成功说明了这一点。从引种试验的出菇情况和产量测定来看,本试验均袋产鲜菇0.325kg,但根据马洁、赵辉等《玉米芯高产栽培技术》中描述,均袋产鲜菇0.493kg,可见提高本地区产量和稳定性仍然是栽培技术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4]。
参考文献:
[ 1 ] 邓旺秋,李泰辉,陈枝南,等.栽培食用菌猪肚菇的学名考证[J].食用菌学报,2006(3):71-74
[ 2 ] 吴健.猪肚菇的高产栽培技术[J].新农村,2006(12):13.
[ 3 ] 李建麟.猪肚菇大棚栽培技术[J].科技资讯,2015(21):86.
[ 4 ] 马洁,赵辉,李彪,等.玉米芯袋料高产栽培猪肚菇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9(1):19.
(收稿日期: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