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佛教口语传播研究

2019-10-21林爱国

各界·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佛教研究

林爱国

摘要:佛教诞生后,在东汉时期逐渐传入中国。借助口语传播这一形式,佛教在中国取得了迅速发展,通过与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中国佛教的口语传播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都促进了佛教的扩展和壮大。

关键词:佛教;口语传播;研究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其深刻的理论思想、完整的修正体系、丰富的表现形式,自诞生以后,就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佛教作为外来思想,口耳相传进入中国,并利用口语、梵呗等各种媒介形式进行传播,使中国佛教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口语传播与佛法的诞生

口语传播是人类通过口腔发声,并运用特定词语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受传者(谈话对象)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通常采取面对面的方式。

在整个人类的传播史中,口语传播是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在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口语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佛法的诞生和传法过程来看,口语传播起着佛法传播肇始的作用。在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叶,释迦牟尼诞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是当时国王的长子。后来出家学道,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慨然叹道:“异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随后,释迦牟尼佛来到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宣说苦、集、灭、道的义理,这在佛教里称为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佛从成道到涅槃,一直在不懈地宣扬佛法,其所运用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口传身授、耳提面命的口语传播。直至佛陀涅槃之后,佛的弟子们才开始结集佛的说法,汇成经典。尽管如此,佛法的流传,在当时仍然以口语传播为主。

二、中国佛教的口语传播形态

2000多年来,佛教在传入中国及中国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口语传播贯穿始终,并形成了口授、诵读、唱赞、梵呗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形态。

(一)口授佛经

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见于《三国志·魏书》,此书记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这条记载明确了佛经传入中国的时间、途径,还明确了传播的方法——口授。东汉灵帝时,安息国的居士安玄来洛阳,他常与沙门讲论佛法,并与汉族的第一位出家者严佛调翻译了大乘经典

《法镜经》一卷。据释慧皎《高僧传》记载,“玄口译梵文,佛调笔受,理得音正,尽经微旨”。隋唐之际,智者大师设置拜经台,礼请《楞严经》传入中国。印度天竺国法师般剌密谛,发愿要达成此事。前后三次东行,最后将经文缝在上臂的肌肉中,才带到中国。正式译经之际,般剌密谛法师任译主,一句一句口授梵文原经,北印度弥伽释迦法师翻音,怀迪法师证译,房融宰相笔录润饰文采。这才有了号称“经中之王”的《楞严经》出现中土。为什么西域法师来中国以口语传播佛法?梁启超在《佛典之翻译》中认为,“印土僧徒,夙贵呗诵,所治经典,类能暗记。最初移译,率凭口传。故安清、支谶、安玄、康僧会诸《传》,皆言其‘讽出某经或‘诵出某经。”

(二)口语宣法

中国佛教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慧能禅师做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到五祖弘忍的赞赏。于是五祖弘忍半夜来到慧能房间,口传心法,付以衣钵,慧能终成禅宗六祖。此后六祖说法教化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以音声、棒喝等形式,令门下弟子数十人开悟,所谓“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成就佛门的一段佳话。这种传法与接法的过程,往往是一对一进行的,是面对面的口语传播,是口传心授的典型代表。这种传法虽然信息传播的范围非常有限,但是产生的传播效果却很大。与一对一传法相比,一对多乃至一对众传法,在佛门则更为常见。按照佛门礼仪,僧众每日过斋,主持和尚可以对大众讲话,进行佛法上的开示或者其他方面的嘱咐。禅门在打禅七的时候,禅堂里一般都不讲话,只有维那师父可以讲一句话,方丈和尚、班首师父各讲一句话,香灯师讲半句话,加起来叫三句半话。这些都是典型的一对多口语传播。佛经传入中土后,僧尼二众主要是以口语的形式进行讲经说法。曹魏之际,朱士行开讲《道行般若经》,这是大僧讲经之始。东晋的尼师道馨开讲《法华经》和《维摩诘经》,成为尼师讲经之始。这些法师在讲法之际,都有很多学人参学。

南朝梁武帝崇信佛教,多次开设法会,开讲佛法。在大通七年(537),设道俗无遮大会,梁武帝亲自宣讲《金字摩诃波若经》。据史书记载,参加听讲的有太子百官近700人,僧人约1000人,其他人众超过3万人。听法众之多、规模之大,实属罕见。唐宋之际,寺院有讲经科,专事讲经工作。百丈怀海禅师制《百丈清规》之后,寺庙大多建有法堂或讲堂,成为开讲佛法和传戒做佛事等之处。这些制度规范一直流传至今。因为有了制度和物质上的保障,使得口宣佛法得到了延续和发展,直至现在依然是主要的传法形式。

(三)诵读佛经

诵读佛经是佛门的早晚功课,也是僧人和在家居士等增长佛学知见、提升佛学修养的必要途径。西晋著名的佛经翻译家竺法护,8岁出家,天资聪颖。据唐代

《开元释教录》记载,竺法护“诵经日万言,过目则能,而天性纯懿,操行清苦,笃志好学”,正因为如此,他方能博览六经,涉猎百家,为以后传播佛法的奠定基础。后赵名僧佛图澄“清真务学,诵经数百万言,善解文意……”而后勤的鸠摩罗什“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每天诵32000字,一年就是上千万字,这个诵读量是很大的。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出家后也勤于诵读,据《高僧传》记载,“精思讽持,以夜续昼”,法师精进勇猛的修持,吸引了当时很多名士一起来修行并且得到成就,使當时他们所在的庐山成为净土宗的祖庭。

读经在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门,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根据佛经所言,读经可以开智慧、修定力、积福德、利众生。《法华经》卷七陀罗尼品记载,若能于本经受持、读诵、解义,如说修行,功德甚大。读诵经典还可有助于净业成就。在《佛说观无量寿经》中指出,上品往生极乐的条件之一是“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正是因为读经是如此重要,在历朝历代的出家法师乃至在家居士中,都尤重读经,通过大量的诵读佛经,使得佛教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传播。

(四)梵呗传播

梵呗是佛教举行法会仪式时,在佛菩萨前歌颂、供养、赞叹的音声修行法门,包括赞呗、念唱等。梵呗是从古印度传承而入中国的。梵,在印度语种是“清净”的意思。呗,义为赞颂或歌咏。根据《长阿含经》所述,声音具有“诚信、典雅、清透、深邃饱满、周遍远闻”五種特质才可以被称为梵音。中国最早的梵呗,是三国时期的曹植所创的《鱼山呗》。据《法苑珠林》记载:“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而侍御皆闻。植深感神理,弥悟法应,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曹植将音乐旋律、梵经的音韵与汉字发音的高低平仄相配合,使得佛经在唱诵时音声相和,天衣无缝。这种以梵语发音为基础,以新制偈颂为内容的方法,成为后世僧俗二众创制中国梵呗的范本。魏晋之际,支谦、康僧会等高僧,结合当时中国民间音乐以及汉地文学,开创了中国佛教音乐体系——中国梵呗。隋唐时期,中国梵呗进入辉煌时期。在《乐书》中,记录了唐代乐府所采用的梵呗,包括《普光佛曲》《弥勒佛曲》《释迦牟尼佛曲》《观音佛曲》等26曲。净土宗第二祖善导大师曾做《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和《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均是依照梵呗声调来拟制的。敦煌经卷所载唐代佛曲就有《悉昙颂》《五更转》《十二时》等多种音调。可见当时唐朝梵呗音乐的兴盛。

中国第一首现代梵呗歌曲是《三宝歌》,由弘一大师谱曲,太虚大师作词。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意境深远,至今依然广为传唱。当代国力强盛,科技发达,各种先进的艺术表现手段融入到了梵曲的创作之中。各地的佛教乐团陆续出现,对梵呗的研究推陈出新,中国佛教的梵呗传播正在逐步发扬光大。唱诵梵呗,在佛教中有积极的意义。《十诵律》载:“如听梵呗,其利有五:一者身体不疲,二者不忘所忆,三者心不懈怠,四者音声不坏,五者诸天欢喜。”《法华经》上说:“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可见梵呗在佛教的重要性。

三、中国佛教口语传播利弊

中国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利用口语传播的方式,将佛法深入人心。从口语传播的媒介形态分析,佛教的口语传播有其优势。

首先,佛教的口语传播具备便捷、易于掌握和使用的特点。在口语传播中,口和舌就是最好的传播媒体,比起书籍文献传播、佛像建筑雕塑等实物传播要容易得多。尤其在生产力、科技不发达的封建时代,印刷术没有普及,物质水平有限,口语传播的优势更加明显。一切信息从头脑发出,用口语表达出来即可,因此口语传播成为最古老、最易于使用的传播手段。其次,口语传播具有双向互动的优点。口语传播无论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传受双方都可以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及时获得信息的反馈。在互动的过程中,传受双方,除了进行口语交流,还可以辅助表情、语气、肢体语言等,从而使传播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口语传播还可以借助俗语、白话等形式,让不认识字的信众听闻明了。些特点对于中国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吸引更多的信众,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国佛教的口语传播也有其弊端。比如,传播的时间限于当下,不能进行时间的延后。传播的空间有限,只限于传授的现场,远处的受众无法听到。声音转瞬即逝,无法保存。所有这些缺点,使中国佛教的口语传播不能流传久远,必须借助其他传播手段,比如文字、印刷、艺术、雕塑等,才能完成中国佛教的本土化过程并发扬光大。随着当代技术的进步,电话、手机、录音机日益普及,声音的传递已经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远传到千万里之外。声音的保存、转发也不再是难事,这为佛教的口语传播带来了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蒋维乔.中国佛教史[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14.

[2]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3]陈文英.中国古代汉传佛教传播史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4]崔林.媒介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7.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冯月季.传播符号学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7]马歇尔·麦克卢汉(加).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8]丛子鹏.中国佛教传播实现路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3.

[9]邹燕凌.试论佛教梵呗的产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10]肖丽艳.试论佛教梵呗音乐及其价值功用[J].天中学刊,2015.

猜你喜欢

佛教研究
佛教艺术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佛教造像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看中国·在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