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9-10-21戴立

种子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林木种苗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戴立

摘   要:随着我国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林木种植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林木种苗管理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基于此,主要探讨了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144-01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林业种苗种植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我国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目前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林木种苗的成活率,为此,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林木种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效果,从而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现状

林木种苗作为我国造林绿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林业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具有直接影响。目前,国家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林木种苗的质量管理,颁布了相关的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制度,除了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外,还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例如林木种苗质量年度抽查制度、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制度、林木种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和问责制等,强化了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以及责任意识,推进林业种苗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水平,减少了林业种苗质量偏低情况的发生,从而为我国林业建设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种苗。

2   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种苗合格率有待提升

通过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数据来看,近几年,我国林业种苗抽查合格率整体呈现偏低的趋势,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部分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对林业苗木质量管理不够重视,对林业苗木的种植质量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导致林木种苗经营生产者质量管理意识不足,生产林木种苗时,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另一方面是我国林木种苗市场交易量下降,造成生产苗木存量过大,导致林木生产经营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未对出圃或者出库的种苗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2.2   地方林木种苗质量检测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国家林木种苗质量整体检测能力逐渐提升,但是地方林木种苗质量检测能力仍然存在不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地方林业生产质检机构以及生产经营单位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虽然林业主管部门经常组织单位的业务人员进行学习,但是由于部分业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的质量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应付了事,没有认真学习《种子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无法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导致出现一些不合格的林木种苗[1]。

2.3   造林工程中对用苗质量监管不到位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是造林工程的主要供应者,所以造林工程建设者对于提供的林木良种,应严格地审核,保证林木良种的质量符合造林工程建设要求。但是实际上,造林工程建设的管理者却不重视对林木良种质量的审核,没有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提供的林木种苗提出具体的要求,对林木种苗质量情况的调查不够到位,从而造成所提供的林木良种质量参差不齐。

3   促进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对策

3.1   强化林业生产经营者质量管理意识

林木生产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林业种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学习,了解關于《种子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及市场对林木种苗质量的要求,掌握更多的林木种苗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检验技术,同时还应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具体的工作中,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严格按照法律制度进行林木种苗的生产,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严肃处理,不断提高林木种苗的合格率。另外,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林业生产经营者应依法经营、依法销售,运用合理的经营策略,不断增加交易量,形成良好的交易氛围,再加上国家及政府部门政策的调整,促进市场行情低迷情况逐渐改善,从而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2   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管理

在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种子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地方性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制度,不断细化,使得林木种苗质量有具体的标准要求。其次,相关林木种苗生产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抽查,例如用于造林工程的林木种苗。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必须出具“两证一签”,即生产经营许可证、林木种苗标签、检疫证,造林工程管理者以及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两证一签”,对林木种苗的质量进行判定,合格后才可以用于造林工程中。对于没有“两证一签”的造林绿化项目,则不予以拨付资金或者不予以验收,从而改变不良种苗用于造林工程建设中的情况。最后,还应加强地方林木种苗质量检测抽检能力,建立专门的林木种苗质量检测机构,由专业的林木种苗质量检测人员,运用先进的技术对林木种苗进行检测,保证林木种苗符合要求[2]。

3.3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种苗质量示范工作

国家以及省级相关机构还应加强林木良种基地种苗质量示范工作,加大对良种基地资金投入、技术力量投入以及人员投入等,不断扩大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规模,从而促进全国各省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水平。虽然目前我国大多林木种苗生产单位经营较为规范,但是还达不到规范,对此应优先帮扶由国家政策支持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加强林木良种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使得各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使其成为林木良种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与此同时,组织相关林木良种单位人员进行参观学习,共同探讨,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林木种苗质量水平。

总之,林木种苗质量对我国林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对林木种苗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林木种苗的合格率,从而促进我国林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江淑媛.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8(6):98.

[ 2 ] 何小洋,刘晓春.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14,41(1):50-52,56.

(收稿日期:2019-09-17)

猜你喜欢

林木种苗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塑胶跑道中TDI的检测方法及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