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教学视频监控系统的实践探究
2019-10-21荣俊香
荣俊香
摘 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采用教学视频监控系统,教学监控系统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能提高课堂质量,二是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掌握知识的数量,甚至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对于高职学校来说更是必要的,本文就将从教学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构建的原因,以及对此的建议与发展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
关键词 高职;教学;视频监控
1高职教学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路顺风的。都是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不足,完善自己。就高职教学视频监控的发展现状来看,发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现在就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高职教学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1)它发展的较好的一个表现就是它的普及性。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视频监控系统几乎得到了普及,从小学到大学以及高职学校,几乎每一个教室都会有一个摄像头,它的用处从以前的监视异常,保护学生的安全逐步转化为监督学生学习,监督课堂纪律,监督教师行为。这种普及性说明他发展的还是非常好的。
(2)其次,高职院校教学视频监控系统发展较好的另一方面是它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发展。他确实对于学生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小学中学阶段,由于老师管的比较严,监控系统的作用似乎不大。但是在高职,以及大学这种环境相对放松的地方,教学监控系统就有着很必要的作用。例如在很多学校,辅导员和教务主任就会通过查看监控监督同学们的到课情况,学习态度等等,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上课玩手机现象着实减少了不少。
(3)然而,它的发展并不是完美的。其中一点较为不好的一点就是执行力度不够。由于学生众多,教师资源较少。教师们不可能挨个查看每个教室的情况,那样将浪费很多时间。因此,这就使得许多违纪行为是得不到追究。甚至一些大胆的学生根本不会理会教学监控系统对他的约束。
2构建高职教学监控系统体系的原因
(1)首先是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殊性。高职不是传统的高中教育,在这里的学生一般是不喜欢学习或者顽皮的孩子。对于学习比较抵触,但是不能因为他们学得不好,不爱学习就放弃他们。而是应该加强监督教育,改正他们的不良爱好。这对学生的现在和将来都是有益无害的。
(2)其次是建设高质量的现代高校的必要前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质量,打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就必须完善教学质量的监督体系。如今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我们更应该好好利用,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1]。管理学校就如管理一个国家,我国有完整的监督体系,才能保证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和平、繁荣、昌盛;高校只有配备完善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发挥好教学视频监督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打造良好的学校形象。
(3)然后就涉及中国的教育制度以及中国学生的特点。我国是应试教育,从我们上小学开始都是跟随着老师的脚步走,老师不在的课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效率总是很低的,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学生的自觉性很低。适当的监督是很必要的,尤其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习氛围不高,自觉性就进一步大打折扣。更加需要教学视频监控系统的助力。
(4)第四点是个别现象。其实教学视频监控系统不仅仅针对学生。同时也监督老师的教学行为。现在有极少数老师不负责任的现象。例如,上课接听电话,接听时间达到半节课,言语不当甚至谩骂学生等。在教学视频监控系统下都可以有效的暴露和防止。
3对于高职教学视频监控系统的意见和建议
(1)提高执行力度。基于各学校对于教学视频监控系统还不够重视,甚至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由哪些人来负责这方面的管理。使得监控系统成为摆设。我认为可以合理分工,规定一些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教学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及汇总。将监督到的课堂教学的问题都记录下来,并汇总。针对各种问题采取措施,例如对于学生的严重课堂违纪现象一定要给予惩罚。
(2)监控力度要适中。高职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如若采取非常强力的措施控制他们的课堂学习,必定会使他们产生严重的逆反。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应该采取多次教育,最后给予惩罚的原则,让学生们心服口服。从而提高自控力和自觉性。
(3)做到定时反馈。最好是每节课之后都进行教学监控的核查,并准确记录。避免滞后反馈。例如教学中期才进行反馈,这样就是为时已晚,起不到监控系统应该有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注意反馈的实时性。
4结束语
以上就是对于高职教学监控系统的一些实践和探究,以及建议。教学视频监督体系只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小的飞跃,今后一定会有更有用的体系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是亲身体会到这种教学监督系统,亲眼见到其发挥的作用的一代人,所以我今后一定会进一步研究相关的信息,并且积极实践,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刘勇,李高云,杨雪松.加强教学过程监控,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改革为例[J].甘肃科技,2018,(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