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
2019-10-21董建军
董建军
摘 要:随着我国绿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林业工程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作为林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受到了重视。主要就如何进行苗木培育及促使苗木移植造林技术水平的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
在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苗木的培育及移植造林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对技术性要求比较高。从一开始的育苗、造林再到经营及伐木的过程,不同的环节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又互相补充,这也充分体现出了造林工艺的优势。
1 苗木培育的技术
1.1 选择育苗场地
在选择育苗的土地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地下水位,为土壤的排水及疏松提供一定的保障。其次,需要考虑土壤的腐殖含量及土壤的酸碱性的选择。腐殖含量高的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苗木的發芽和后期生长。根据不同苗木的需求差异可以施加一定的肥料和土壤介质来实现对土壤的有效改造,满足一些特殊性质苗木的生长需求。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周围的环境条件因素,如向阳、背风等,从而实现对育苗场所的合理性选择。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引进一些先进性的工程技术,如可通过控温、控湿的育苗技术来对育苗场所的土质条件进行有效改善。
1.2 对种子进行处理的技术
在选择采种母树的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区域内品质比较优良的母系树种。需要综合分析考量,包括树种的形态、母树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抗虫抗病的能力、种子的外形和充实度等因素,从而为育苗质量提供一定的种质保障。同时,应根据树种特性,在播种前对种子采取种子消毒杀虫、温水浸泡、湿沙贮藏催芽。对种皮厚耐高温的树种采用开水漫泡5~10min,进行催芽,催芽完成后再将种子进行播种。在播种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温度进行控制。在播种时需要辅以适当的施肥,为种子的优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使种子快速萌发、健康生长。
1.3 播种的技术
在播种的过程中,需要对时机进行有效把握,对播种的时间阶段进行有效划分[1]。一般情况下,需要综合分析考量当地的气候状况,对天气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为播种确定好最佳时机。播种时,也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把控,利用灌溉等措施来实现对高温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种子的萌芽提供适宜的温度。
1.4 施肥的技术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种子萌芽的规律来开展施肥,同时需要特别注意,施肥的数量以及施肥的次数不能有所偏颇。需要根据苗木的生长特征对其进行合理性施肥,一般在苗木生长旺季5—8月施氮肥为主,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8—10月以磷钾肥为主,抑制苗木生长以安全过冬为主。
施肥以穴施为主,距苗木20~30cm为宜,避免伤根和肥料不必要的浪费。在苗木生长比较旺盛的时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追肥,针对不同的苗木种类,选取不同的肥料[2]。
2 苗木移植造林技术
2.1 合理地把握造林的时机
通常情况,北方苗木移植的恰当时机集中在春天,一般以3—4月份为宜,这一时期,苗木大多生长旺盛,而且气温也处于逐渐回升的状态。这个阶段苗木移植可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以及造林工作的开展效率,使移植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3]。
2.2 确定造林的规格
在技术方面,苗木移植造林技术要求比较高。首先是苗木的规格。一般情况下,所选择的苗木规格控制在30~50cm,小型灌木的高度控制在40cm之内,大型乔木的高度大约在120cm。移植造林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工程的具体方案,对目标树木的种类和苗木规格进行选择,当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调整。同时也需要确定好造林的具体规格,也可利用1∶20这一比例来对移植造林的规模进行确定,一般在林业工程中,1万 m2的范围内可以栽种500株的苗木。
2.3 对移植造林技术要点进行把控
在苗木移植的前期,要对苗木进行断根,促发新根,提高苗木须根及侧根数量,提高苗木土球的成形,保障苗木成活。需要特别重视营养钵育苗技术的应用,移植的过程去袋,以便苗木根系的后期生长,需要确保苗木的绝对安全,防止出现苗木受损伤的现象。在移植的期间也需要做好灌溉和保墒,薄膜覆盖既保墒又抑制杂草,可实现对苗木生长状态的有效改善,从根本上提升苗木移植工作的质量。
3 结语
总之,随着林业工程建设地不断开展,在林业工程中,苗木的培育及移植技术是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因此,相关部门比较关注对这两方面的建设。为了保障苗木培育及移植的质量,林业从业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苗木培育及移植技术,以此来促进我国苗木培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 1 ] 张立新.北方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35-136.
[ 2 ] 王孝波.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9(8):26-27.
[ 3 ] 陈世雄.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9(3):122-123.
(收稿日期: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