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部队人才管理
2019-10-21赵德宝
赵德宝
摘 要:人才管理对部队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提出了一些对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人才管理;个人发展;训练
如何加强部队管理和人才使用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推陈出新。下面,本文就当前部队在人才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一、人才管理需要优化的方面
(一)选人用人方面
近年来,部队选人用人管理工作在不断优化提升,但是仍然存在需要完善的部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部分地区工作中存在部分“老实人”吃亏的现象,部分人以偏概全,可能导致基层存在“工作干得不在多而在领导看没看到”的想法。如果這种思想成为主流,那么检验工作的标准在于领导的认可而不是依靠工作实效来判定,可能导致不尽人意的结果。二是部分地区有“专业型”人才吃香的现象。专业型人才在部队的应用“市场”较为广泛,更能在特殊场合凸显自己,例如,节日晚会前要“主持型”人才,拍照需要“摄影型”人才等等。不可否认,会的东西越多,更加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舞台也会更加宽广。但是部队的职责和使命是能打仗、打胜仗,带兵打仗的本领要练强。
(二)个人发展方面
每个人都有成长进步的需要,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才是年青人应有的奋进姿态。就战士而言,在成长进步方面,少数人可能比较消极。俗话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长远的目标,终会缺少精神力量的支撑,就像大海上失去了动力的航船,只能随波逐流,淹没在茫茫大海。
(三)高学历、精英型人才管理方面
部队追求高学历人才提升兵员素质,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来到部队,如果不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运用到部队的训练之中,就会使很多人抱有片面的想法。究其原因可能是成长进步的需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那么就会有部分人有其他想法。
(四)管理方面
很多时候笔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有的人训练的时间很长,成绩提升却不明显呢?在笔者看来,训练管理工作上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有些领导认为,管理抓的紧,秩序才能正规,训练才能出成绩。如果投入过多的精力在抓管理上,“过度”管理只会过犹不及,会导致基层官兵投入相应的精力去“应付”管理,如果心思不在,训练自然就难见成效。
二、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需要优化的方面,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清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摆正心态。需要完善的地方固然存在,但是不能吹毛求疵,盯住不放。对待不足,要正视而且要重视。一要坚定改革强军的正确方向。我们要始终坚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毫不动摇高举改革强军的旗帜,真信深钻细查精研身边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梳理总结,提出意见建议。二要畅通渠道,上下协同促进沟通。各级机关要下大力气在畅通渠道上下功夫,把握住关键岗位人员的选择,提高服务基层意识,对于基层的意见建议要及时采纳,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记录,逐级请示汇报后及时反馈进度,提高官兵的知情度,增强机关基层之间的信任感。
(二)鼓励优秀人才向基层、向一线进军,促进实战化转型。提高基层薪资待遇,减少机关与基层的落差感,引导人才主动向基层流动靠拢,把正“机关比基层好”的导向,把干部的任用提升与基层经历挂钩,增强注重基层、强调实战的现实指向性,而不是简单的“走过场”、“刷经验”。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部队也在逐步向信息化过渡,战争打的是武器装备,打的是保障,打的更是人才储备,要把最优秀的人才向基层引入,从事专门的作战研究,才能顺应改革的大潮,促进实战化转型。如果把基层比作一池春水,要想始终保持活力就必须使进出的渠道通畅,一进一出,死水成活。加强轮换,建立常态化轮换制度,避免长期担任同一类型职务产生的“感官疲劳”,导致的工作激情减退、思想模式固化。
(三)充分了解个人成长成才意愿,掌握底数,因材施教。当一个人丢失了成长成才的欲望,也就丧失了勇往直前的积极动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你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欲望,才能时刻保持慢点状态向前进发。要重点摸排,掌握思想底数。要区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掌握其个人的进步需求,建立个人成长进步档案,才能在生活中给予帮助指导,不是简简单单的喊口号,而是真正把官兵的成长进步放在心上。
(四)充分发挥高学历、精英型人才的能力,使之学有所用,后顾无“忧”。一味追求学历层次的提升而不提高人才使用的效率,只是在纸面上提升了学历数据,而不是真正提高了指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一是要对“症”下药。在岗位安排上,尽量做到专业对口,最大限度人尽其才,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而不是动不动就跨专业、大调整、重新适应和调整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得不偿失,到头来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二是要解决“后顾之忧”。因此,促进大学生士兵留队工作,就要着眼于问题本质,关键在于学历。加强部队与地方院校合作,寻求新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为入伍大学生提供特殊通道。
参考文献
[1]王延奎.深化人才战略工程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国防,2010(10):12.
[2]刘亚林.科学激励与军队人才战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