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的发展与特点
2019-10-21怀超
摘 要:文章先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包括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创新发展,随后介绍了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新特点,包括科学性和务实性,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政治学理论;创新发展;理论特点
引言
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政治学理论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融入各种最新的政治理论之外,同时还拥有着广泛的受众。近几年我国政治学理论在马列思想基础上,逐渐融入各种本国元素,结合我国实际发展国情,形成了一套政治思想体系。而新时期的政治学理论满足新时期思想建设的现实需求,特点突出。在时代发展背景下,政治学理论必将会朝着务实、科学方向发展,相关理论内涵也将逐步完善。
一、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发展
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我国政治学领域逐渐针对中国政治发展诞生出各种新的思路,其本质便是对国内政治的思考。我国政治主要特点是实践与理论的全面统一,是多种维度下制度和理论的同步发展,但基层民主协商和基层自治在近期发展过程中逐渐被规划到政治学理论的内容当中。
(一)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与完善
当下,基层群众自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制度中,属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四大支柱,具有基础性作用,涉及到居民自治以及村民自治等形式,该中自治系统在近几年也获得了国内外广泛重视。我国从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后,便对村民自治进行了重点研究与反复的实践探索,总结多方经验,最终将核心内容定位成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选举以及民主决策。而上述四种内容主要是村民群体利用直接选举方法进行确定,提高民主选举的公正性,促进民主选举的有序进行,同时还需要构建相应的村民代表制度,由各个村民代表举办会议,进行集中讨论,科学决策。通过创建完善的制度,推动决策工作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但在近几年发展中,村民自治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本的直接民主参与以及民主自我管理逐渐朝着间接性民主选拔的方向发展,但从整体发展层面分析,均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同时,部分村民在履行自治责任的过程中,各种西方选举模式也融入进去,形成带有西方化特征的政治参与模式[1]。
大量研究证明,近期民主自治关系到民主思想的发展,尽管从表面形式分析,村民拥有选举权等各种基础性权力,但从深层次的民主管理以及决策管理层面分析,整体上村民逐渐产生一种堕态性问题。同时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中的村民自治还逐渐衍生出一种小官巨富问题,从其本身能够发现新时期基层民主自治等方面的缺陷。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于农村的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增强,投入的社会资源以及是经济资源数量也持续增加,从而为乡村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因为我国村民自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过于看重选举权利,从而导致其他领域中出现一定的不足,该种状况也使基层衍生出多种腐败问题,产生治理危机。这种状况完全违背了社会主义发展需求,两者之间产生巨大偏差,会阻碍农村的发展。
(二)创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我国政治学理论相关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为主,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简单预想基础上提出结论,整个研究视角和研究思维呈现出一种相对模式化特征,拥有浓厚的人文化气息,很少会使用现代西方研究方法,即便用了,但整体能力依然和国外存在巨大差距,影响力我国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为此中国政治学在秉持马克思基础研究方法条件下,还需进一步扩展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促进中国政治学实现创新发展。具体可以从下面两种层面实施:第一是主动学习其他学科中的研究方法,包括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第二是对西方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进行批判性学习,包括新制度分析法、理性选择分析法、政治系统分析以及结构功能分析等方法。我国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应该像其他学科学习,面向世界,避免故步自封,能够主动引进国外先进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准确验证,作为基础借鉴参考。主动和西方政治领域交流,以一种全球性视角了解政治变迁[2]。
(三)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创新
在我国不断发展过程中,党中央逐渐确定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主要是民主协商与民主选举,同时还提出了应该进一步提高民主协商力度,促进国内整体不断建设发展。中共中央还在2015年提出了国内新时期的政治发展需要从多种领域入手,促进民主协商的不断发展,其中除了政协协商和政治协商之外,同时还包括政府协商以及人大协商。为了促进我国加强民主协商建设,中共中央还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与改革思路。而人民代表大会以及民主协商也逐渐成为新时期民主形式的一种,同时相关民主生活也应该满足实践发展和现实理论要求。
从民主协商层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民主协商和政治学理论拥有良好的契合性,其在理论层面上也存在高度基础共识,但和西方民主选举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西方的民主选举比较重视个人的喜好和权利,但国内民主协商则更加关注群众整体偏好以及公众理性。民主协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将部分重要内容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其中大部分都是将实证当成主要的研究内容,并对社会治理以及民主协商中的困境进行集中讨论。中国政治学理论在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和社会主义的民主协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除了可以进一步满足民主发展中的现实需求之外,同时还可以从多种层面入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协调发展。
二、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新特点
(一)科学性
政治学理论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其科学性,而政治学理论的存在变证明其拥有相应的科学价值,能够经受时代检验。同时随着新时期的改革发展,相关政治学理论也将会逐渐完善,政治学理论深层次中的科学性便会全面突显出来。我国的政治学在结合国内现实发展状况以及具体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政治学理论,其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政治内涵,部分实践性政治学理论当中将人民当成实践主体。政治方向在确定为新时期社会主流意识,为此需要进行深入实践,从多种领域入手积极实施政治活动,从而进一步迎合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但却没有彻底彰显出政治活动科学性,为此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主题,在人民实践基础上,发挥出相应的政治效益,特别是相关政治思想的宣传工作,只有人们在了解民主协商条件下,才会实现真正的民主协商。同时其中某些内容一旦产生问题,便应该进行及时调整,避免盲目迎合现实需求,而不进行任何改动。政治学理论内涵为相关政治活动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旦失去这种依据,便会影响整个政治活动的科学性。同时政治活动也属于一种明确思想实践活动,融入当代中国发展趋势,充实政治活动内涵,创新发函思路,并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相关政治行为能够符合整个社会和人民的切实利益,促进社会政治形态的全面转型。
(二)务实性
从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学理论已经实施了多种方向的转变与调整,同时其和中国当下发展实际之间的联系也越加密切,为国家的治理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升政治学理论相关解释力。将政治参与的相关政治协商和基层自治作为奠定案例,第一应该强化政治认同,结合现代化语境,政治学理论分析构建政治认同的空间问题,并提出我国想要实现政治认同,应该坚持政治底线,赋予认同以现代性特征,并对政治学理论相关政治认同内涵思想进行深入挖掘,联系互联网时代中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政府服务以及政府体制改革导向,立足于民族契合格局,对少数民族区域相关政治认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民族事务治理提出具体问题。在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时,相关政治学理论也持续创新发展,随着问题数量的增加,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也就越加完善,理论创新成果越加突出,但务实性比较接近群众心声,可以充分反映出人民群众综合利益,反过来人民群众也能够更加轻易接受政治学理论,进一步推动政治学理论的发展[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中,我国的政治学理论开始了转型发展道路,并经过了多次的优化创新,其理论内涵也在不断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完善。政治学理论带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属性,同时其本来便是以为社会服务作为基础功能。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政治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理论思想与政治实践基础,同时在不同层次中还展现出不同的发展观念,通过不断完善政治学理论,促进我国前进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郑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何以可能[J].探索,2017(04):76-85.
[2]王志行.论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的分析起点及其特征——兼论“利益”作为分析起点的局限性[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7(06):5-11.
[3]亓光.当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新探索——“中共十八大以来政治学理论新发展學术研讨会”综述[J].政治学研究,2016(03):122-124.
作者简介:
怀超(1986-10),男,江苏镇江人,蒙古族,本科,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