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高发原因及应对策略
2019-10-21王一陶
王一陶
摘 要:在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的过程中,病虫害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需要寻求合理防治病虫害的解决方案,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分析了森林病虫害高发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高发原因;应对策略
我国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然而工业污染、人工砍伐和病虫害等问题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危害,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避免森林资源受到病虫害的侵扰,需要针对病虫害诱发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以求切实有效地解决森林病虫害问题。
1 森林病虫害高发的原因
森林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病虫害的出现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引发森林病虫害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各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防治工作的不力。
1.1 客觀环境的影响
不良的外部客观环境为森林病虫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过程中,土壤、气象等因素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森林生态系统受气候影响较大,气候条件的变化给病虫害的滋生创造了条件,使病虫害更加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在生态环保理念的指引下,国家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营林造林,然而人工造林普遍面临着单一树种较多的问题,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有限,如果单一树种人工林发生病虫害极易导致大面积的暴发[1]。
1.2 森林防护工作体系不完善
在林业管理工作中,由于采用传统的纵向管理模式,存在各林业部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协作等问题。同时,由于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当病虫害发生前防护措施不力,病虫害发生后又倾向于选择见效快的化学药品处理病虫害,这不仅不利于有效防治病虫害,使害虫和致病细菌产生耐药性,更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当前,很多地区缺乏防治病虫害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由于病虫害问题难度逐渐增加,面对病虫害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总之,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各地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忽视,以及对化学药物的滥用,导致森林生态环境愈发脆弱,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加大,常常导致病虫害突发状况。需要持续加大资金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2]。
2 森林病虫害的应对策略
2.1 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宣传和管理
林业部门需要积极转变思想,将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尤其要重视病虫害的预防,变事后的处理为事前的预防。这要求林业部门做好病虫害预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宣传工作,强化预防力度,将病虫害遏制在萌芽阶段[3]。
要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贯彻到林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将病虫害防治工作渗透到营林造林和林业管理等工作中。在植树造林时,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树种的做法,大力推广混交林,做好幼龄林木抚育工作。在营林工作中,要保护森林生态群落,尤其重视有益昆虫和益鸟的保护,增强森林的病虫害抵御和恢复能力。在林业管理工作中,要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认真检查运输车辆和产品,重点监视疫情区域,避免病虫害发生和进一步扩散。
2.2 建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监测体系
建立预测预报和监测体系,是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的基础。需要在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基础上,建设各级测报点,全面开展测报网络建设,形成常年监测与定期普查相结合、地面和空中监测相结合的测报体系。林业管理部门要对当地的森林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科学规划,实现测报体系的全面有效覆盖。在此基础上,要创新预报预测和监测技术与方法,科学运用GPS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森林病虫害实施动态监测,提高测报体系的网络化、现代化水平,提高病虫害测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3 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
为了保障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提供必要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
第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多渠道引入资金,对防治、监测等方面提供所需的资金支持,确保资金来源稳定。
第二,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的工作水平。利用林业市场化运作培养专业人才,积极从各大院校等途径吸收优秀人才,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扩充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持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第三,要加快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传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过度依赖化学药品的问题,需要大力研发和引进先进的生物防治技术,并做好生物防治技术的宣传、推广和应用,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需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要构建完善的森林病虫害测报体系,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的支持,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尽可能降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危害,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樊巍,苑静,赵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23):70-71.
[ 2 ] 吉庆玲.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控工作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4):102.
[ 3 ] 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运用[J].吉林农业,2019(22):88.
(收稿日期: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