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地膜种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2019-10-21杨有仓
杨有仓
摘 要:马铃薯地膜种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我国马铃薯种植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该技术不仅提升了马铃薯种植的质量,同时为高科技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阐述了马铃薯地膜种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几个方面,如种植前的准备工作、田间管理和机械收获等,同时对机械化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希望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地膜;马铃薯;机械化;高产栽培
马铃薯地膜种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是农业向着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成果。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马铃薯种植的质量,同时将马铃薯种植培育技术提升到新的发展阶段,从而使马铃薯能够更好地适应多种环境。
1 选地整地等初期准备工作
1.1 轮作的重要性
在马铃薯种植之前,地块的选择非常重要,应该选择地势平坦的土地耕种,同时合理地控制深度。此外,土质疏松的地块比较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在播种之前应该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肥处理,同时深耕的深度不能超过30cm。
1.2 科学配方施肥
在播种之前应该对土质结构比较差的地块进行科学施肥,可以施入有机肥料,同时要进行土层平整细碎作业,保证马铃薯生长的后期阶段不受土质结构的影响,为机械化种植奠定基础[1]。
2 种薯的准备工作和田间管理
2.1 种薯的准备工作
第一,种薯的选择。由于马铃薯种类的不同,其种植的效果也存在差异性。在选择种薯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早熟、高产和稳定的种薯,同时结合种薯的品质,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种薯。现阶段,比较常见和普遍使用的种薯是紫花白和早大白,该类型的种薯不仅表面光滑,同时色泽鲜明,需要注意的是种薯的表面不能有尖头和畸形的情况。
第二,种薯切块。注意种薯的切块,可以是三角形和楔状。如果切到烂种薯的话,需要及时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再使用工具,避免出现传病的情况。种薯切完之后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草木灰进行搅拌,之后装进编织袋中进行搅动拌种,其目的是避免病害的侵袭,同时起到种肥的作用。
第三,种薯的催芽。在进行种薯催芽的过程中可以使用0.5~1mg/mL赤霉素液或者用2%硫脲浸种20min,其催芽的效果都比较好。
2.2 机械化播种
第一,选择适合的时间早播。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马铃薯能够更好地进行生理活动,同时提高马铃薯的抗寒能力。在马铃薯播种的过程中温度在5℃左右比较适合,在早春播种比较适宜,如果土壤的温度达到8℃的话,播种的时间不能超过2月下旬。
第二,机械化播种。在机械化播种的过程中,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播种机械设备。在播种前提前精耕整地,争取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施药、起垄和覆膜的工序。在机械播种的过程中可使用3%辛硫磷颗粒剂3~4kg/667m2,或者使用马铃薯专用化学除草剂来预防杂草和蛴螬、杂草等病虫草害。
2.3 马铃薯的田间管理
第一,间苗和助苗。在马铃薯幼苗阶段进行田间管理主要是做好防徒长工作,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使用多效唑进行调控处理,同时加强地下根茎的分枝长度。马铃薯出现花蕾之后要及时地喷洒药物,防止出现徒长的情况,还应该及时将花蕾摘除,使用的药剂用量应该控制在50g以内,避免对马铃薯幼苗造成伤害。
第二,病虫害防治。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理马铃薯晚疫病,通常情况下应该使用7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调控,如果出现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必须及时地治理,可以使用50%浓度的甲霜灵锰锌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这样能够降低病虫害对马铃薯造成的影响。
3 机械收获
3.1 机型的选择
应该结合地区发展和土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马铃薯杀秧机械设备,如果是平地种植马铃薯,可以选择1JH-100型马铃薯杀秧机,使用杀秧机对根茎进行粉碎处理。在收获马铃薯的过程中可以使用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
3.2 马铃薯杀秧
因为一些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在选择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区地形的特点进行。在收获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机械设备卡塞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清理设备,避免影响收割的进度。
3.3 机械化收割
在马铃薯收割之前需要选择适合的机具,依据地块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机具类型,如果地块较小的话可以使用一行收获机具,如果地块比较大的话可以使用两行收获机具。为科学控制收获的速度,一般情况下将作业的速度控制在2km/h比较合适。为了提升收获的效率,应该提升明薯率和收净率。
4 结束语
马铃薯地膜种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对提高马铃薯经济的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该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也是促进农业向着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马铃薯在种植的过程中更加地重视产量和种植的效率,通过机械化高产技术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种植技术的禁锢,同時能够使马铃薯的种植和发展更加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马铃薯种植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1 ] 龙峰.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4):115.
(收稿日期:201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