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玉米栽培技术要点探析

2019-10-21马惠芳

种子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玉米

马惠芳

摘   要:玉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不仅用途广泛,且营养价值高、产量高,深受种植户们喜爱。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农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阐述了玉米栽培技术的现状,并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希望对促进我国玉米栽培技术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施肥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54-01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科技的发展,玉米种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便于顺应社会的总体需求,在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期间,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深入分析病虫害的类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以治理田间病虫害,从而实现科学种植玉米,促使收获期能够有较高的产量和质量。近些年,玉米产量逐渐增加,已经超过水稻,成为我国产量最高的农作物,换个角度来说,代表了我国玉米栽培技术发展趋于成熟。玉米是重要的原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我国玉米需求量较大,因此,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玉米栽培技术现状

我国是玉米种植和消费大国,玉米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位居前列,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玉米栽培技术就处于不断发展中,希望通过玉米栽培技术的发展,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玉米产量呈连年上升的趋势。玉米栽培技术融入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对生物技术的应用,使玉米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大大提升。但想要充分发挥玉米栽培技术的作用,还要在实际种植中采取有效方法。

2   玉米栽培技术分析

2.1   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

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是玉米栽培的前提条件,种子品质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的玉米品种对温度、土壤、水分等外界因素的要求存在差异,所以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做到因地制宜,尽量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玉米品种。一般情况下,选择正确的玉米品种,能够提升10%的玉米产量。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还有利于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将其与栽培技术相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精细整地

玉米拥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其根系发达程度远远超过普通的农作物,因此,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会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如果土质不符合标准,那么玉米正常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基于此,种植人员应保证耕地精细度,尽量选择肥沃和疏松的地段种植玉米,但不要过度耕地或過浅耕地,究其原因,主要是过浅耕地容易导致玉米扎根深度下降,在大风天,玉米会由于扎根过浅而倒伏。通过试验得知,玉米耕地深度应大于20 cm、小于30 cm,这样一来,方能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2.3   适时播种

土质和地段是玉米种植需要具备的条件,玉米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非常高,因此,种植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如果播种时间较早,外界因素会对玉米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容易导致玉米生长不齐情况的出现;如果播种时间较晚,会导致玉米生长周期不完整,玉米产量和质量也会随之下降。所以玉米种植人员应根据玉米品种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通常情况下,春玉米的种植温度为10 ℃,选择大棚种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前10 d。

2.4   种子护理

种子护理也是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技术,在玉米种子选择结束且将要播种前,应该将种子放在阳光下进行晒种,时间为2~3 d。晒种能够提高种子的成活率。晒种结束后需要进行浸种,浸种的方式分为冷浸和温浸2种,种植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浸种方式。最后是拌种,拌种是指用农药进行拌种,就如同给种子穿上一件衣服,其目的在于提高种子免疫力,抵抗病虫害的入侵。

2.5   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密度同样会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种植人员应该将土质条件作为依据,对种植密度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玉米种植数量不得超过4 000株/667 m2,条件特殊时,可以适当增加到5 000株/667 m2,但不得高于这个数值。此外,在种植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①应该确保玉米种子深入土壤内部,为种子发芽和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②控制玉米间距,保证玉米有一定的通风空间;③在选择玉米埋入深度时,需要依据土质的实际情况。如果土质情况较好,玉米埋深5 cm即可;如果土质不好,玉米埋深需要增加到8 cm,其目的在于减少水分流失,促进玉米的发芽和生长。

2.6   合理施肥和管理

种植人员应有效应用玉米栽培技术,充分发挥玉米栽培技术的作用,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合理施肥就是增加玉米产量的重要方式,只有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玉米才能更好地生长。种植人员应该在栽培阶段和玉米种子发芽后各施肥1次,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在玉米生长到5叶期之前无需施肥,5叶期后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肥和中耕,其目的在于使土壤温度、疏松程度和氧气含量提升,这对于玉米根系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重要。与此同时,种植人员还要进行农药的喷洒,实现对常见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在玉米幼苗和出穗阶段,应该通过灌溉的方式满足玉米的水分需求,但是在灌溉过程中需要对水量进行控制,因为水量过大,容易软化土壤,玉米出现倒伏的概率会增加。如果天气多雨,种植人员需要通过沟渠将水排出。

综上所述,想要充分发挥玉米栽培技术的作用,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不能仅从技术方法上着手,还要做好品种的选择、精细整地、合理密植、合理运筹肥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提高。

(收稿日期:2019-09-17)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