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栽培技术在大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2019-10-21卢海珍
卢海珍
摘 要:通过我国长期农业实践与生产积累,农户逐渐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作模式,在农业生产中以平作为主。通过相关对比表明,与平作技术相比,垄作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为达到增效栽培的目的,对垄作技术在大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垄作栽培技术;大田作物;生产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45-01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志码: B
当前,内蒙古、东北、华北等地区应用垄作开展甜菜、玉米以及高粱等作物栽培,其他地区多用垄作开展马铃薯以及甘薯作物栽培[1]。与平作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集中施肥便捷,可以实现肥料节约的目标。②不易板结,促进大田作物根系发育。③垄台具备降低风速、阻风等功能。空中土粒落在垄沟之中,可控制风蚀问题。
1 旱春拱棚胡萝卜垄作栽培技术
1.1 整地做垄
优选前茬是非伞形、土层深厚的花科蔬菜地块,并施加10 kg硫酸钾、10 kg尿素、20 kg磷酸二铵以及5 t腐熟有机肥。入冬前开展深耕作业,深度大于20 cm,根据深耕情况对地面进行整平,之后起高13 cm左右,垄距为20 cm。或设置鱼背形垄,高为13 cm左右,垄距为40 cm,之后备播工作。
1.2 建设拱棚
完成地块整理工作后进行拱棚搭建,结合土地情况对拱棚跨度进行合理确定,一般为2 m、4 m以及8 m,春季之前开展覆膜工作。
1.3 选择、处理种子
选用五寸型、中早熟、产量高、品种好的品种,比如超级红冠五寸人参等品种。在插播前将种子外表刺毛去除,若是早春栽培,可进行浸种处理,水温为55 ℃,浸种时间为15 min,之后放入清中浸泡,时间为5 h左右,捞出沥干。采用湿布包裹种子,每包种子重量在250 g以内,于25~30 ℃的环境中开展催芽工作,每隔3.5 h左右翻动一次,并借助清水漂洗,在70%种子出现露白现象之后进行人工播种。
1.4 播种方法与播种时间
基于此种栽培方式,胡萝卜播种的时间为2月上旬至中旬期间,将地表温度控制在14 ℃左右,在垄上进行单行或双行种植,深度控制在1.5 cm左右,之后镇压并进行透水灌溉。在春节前需要完成扣棚工作,通常用种量在0.35 kg/667 m2左右。
1.5 田间管理
1.5.1 苗期
苗期阶段外界温度较低,因此,需要积极提高地温,在播种后进行覆膜作业,保证地表温度在23 ℃左右,夜间温度需要控制在6 ℃以上。当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之后,需要开展定植作业,中小型品种株距一般为10 cm,大型品种株距一般为15 cm,根据间定苗开展浅中耕除草作业。
1.5.2 叶簇生长期
完成定苗后浇水一次,同时施加10 kg氮磷钾复合肥或500 kg腐熟鸡粪。当5叶展开后即为叶簇生长盛期,需要对水分供应进行严格控制,并对地上生长加以控制,开展中耕蹲苗作业。
1.5.3 肉质根膨大期
进入蹲苗期30 d后,肉质根进入膨大期,需要确保水分供应与肥料供应,保证不会出现过干或是过湿现象,防止出现糠心、裂根问题。结合灌水施加2次肥料,第1次为肉质根膨大初期,可施150 kg腐熟鸡粪或150 kg腐熟饼肥;第2次施肥在15 d后,肥料为10 kg氮磷钾复合肥、500 kg鸡粪或50 kg饼肥。在施肥过程中,严禁过量施肥或施加鲜厩肥料,以避免胡萝卜黑病斑或是叉根问题。
2 马铃薯垄作栽培
2.1 播前准备
优选面积大、透气性好、土质疏松以及排水性好的地块,前插作物尽量为玉米或是麦类。完成收获后,需要及时进行深松、灭茬、施基肥等整地作业。若是条件允许,耕深大于32 cm,在深松作业中,需要打破犁底层。通常深度在35 cm左右,保证标准一致,避免出现漏耕问题[2]。
2.2 种薯准备
优选专业培育单位、科研院培育级别高且代数低脱毒种薯。种薯需要进行休眠处理,保证储藏期间不会出现伤冻与病害等问题。播种前3 d进行种薯切块作业,保证种块均具有芽眼,每块质量在35 g左右。准备多把切刀并将其浸泡于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 min左右,在切完5个种薯之后应该更换切刀。若是出现烂薯、病薯等需要将其扔掉,并对切刀进行消毒处理,种块结合当地病害情况合理开展药剂拌种工作。
2.3 起垄播种
在适当期开展播种作业,在土壤1~10 cm土层温度能够保持在8 ℃不变时,即可开展播种作业。通常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或是5月上旬。垄距为85 cm左右,株距为19 cm左右,深度为11 cm左右。可选用旋耕式与圆盘式2种型号播种机。
2.4 中耕培土
对于马铃薯生长过程,应该对中耕培土作业加以重视,保证植株生长中心为茎块膨大,在马铃薯芽超出地表3 cm后,借助旋耕整垄机开展行间深松作业,培土4 cm,并将垄台修成梯形,能够有效发挥灭草松土作用。在薯苗初期之后,需要開展苗期中耕作业,培土3 cm;当进入发棵期再次开展中耕作业,培土3 cm;当进入现蕾期之后需要结合叶面施加肥料,开展3次中耕作业。
2.5 适时浇水
幼苗期马铃薯需水较少,无需浇水,保证土壤气体充分即可促进根系发育;在块茎形成期,需要保证田间持水量在70%以上,若是低于此标准,需要及时开展浇水作业;在膨大期,需要保证田间持水量在80%以上,若是低于此标准,需要开展喷灌作业。当前,喷灌作业是我国較为提倡的节水灌溉方法,可有效控制灌水量。
3 垄作栽培提高夏玉米根系发育
与畦作相比,垄作夏玉米的层数与根条数均有所增加。其中根层数增加15%左右,根条数增加16%左右。垄作夏玉米根系更加发达的主要原因为:畦作玉米芽涝危害发生率较大,对根系发育造成影响。而垄作栽培能够保证土壤通气性,同时热、气、水、肥等因素协调性良好,能够有效提高玉米根系发育[3]。
3.1 垄作栽培可以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
对于玉米垄作栽培,其伸长节长度受到较大影响,相比于平作,垄作玉米基一到基五长度有效缩短了15.0%、32.9%、30.2%、11.2%、1.1%。而穗上、穗位与穗下的节间长度分别增加8.7%、3.6%、5.5%,垄作玉米的基部节间长度有效缩短能够使其自身抗倒伏能力增强,而穗上、穗位、穗下的节间长度加大,能够促进雌穗分化,进而增加粒重。
3.2 垄作玉米的叶面积系数
与畦作相比,垄作玉米的叶面技术较高,增长幅度在30%左右,并且在播种的15~36 d,垄作玉米的叶面系数最大增长幅度能够达到60%。在播种43 d至灌浆成熟期间,叶面积系数增长幅度能够达到20%。另外,由于垄作栽培的个体发育状况更好,因此,其经济性状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增加了玉米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可以增加104 kg/667 m2左右,即增产17%左右。
参考文献:
[ 1 ] 荣答,徐江林,彭烨,等.不同施肥水平下垄作栽培对油菜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8,32(2):116-120.
[ 2 ] 柴生武,苗耿志,邓利爱,等.山西马铃薯旱地机械化垄作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9,364(6):101-103.
[ 3 ] 齐智娟,冯浩,张体彬,等.干旱区大田玉米膜下滴灌土壤水热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7,31(1):175-181,188.
(收稿日期: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