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9-10-21黄希
黄希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72-0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总共选取了我院在2018年8月份-2019年2月份期間收入与治疗的66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对比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与平均分配的方法把患者分为了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名患者。两组资料如下所述。观察组,男性:18名;女性:15名;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7.6±3.7岁。对照组,男性:17名;女性:16名;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8.1±3.5岁。根据两组资料得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有效进行对比纳入标准:1.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2.经医院检查,患者符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症标准;3.医院已经取得患者以及家属信任,并签订了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如,定时检测患者血压、检查患者与疾病相关的身体指标、督促患者服用药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基础护理:护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通过仪器检测患者各项指标,而且需要注意观察患者外表变化。比如,患者呼吸变化、面部颜色等等。同时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开窗通风,保证病房空气流通。另外,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帮助患者纠正卧姿,以此强化治疗效果。药物护理干预: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并为患者讲解一些用药常识。同时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按时巡视病房,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心理护理干预:一般而言,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需要经过长期进行治疗,身体才能更好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沮丧、压抑等心理反应。在这种情况之下,护理工作人员需要疏导患者心理,确保患者积极地面对疾病。同时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鼓励患者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排便护理干预:协助患者排便护,降低患者出现致颅内出血风险。皮肤护理干预:避免患者长时间以同一种姿势躺卧;通过放置气垫,保证病床透气性。饮食护理干预:优化患者饮食结构。比如,鼓励患者喝牛奶,吃鸡蛋白、牛肉、花生等。运动护理干预:安排一些适合患者病情的运用,提高治愈水平。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做好运动记录。
1.3指标观察
一是,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在干预之前与干预之后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所显示的数据。二是,根据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对比不同护理方式下的临床疗效果。三是,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为“x±s”,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指标对比
观察组(33名),干预之前:收缩压(mmHg)为 152.1±12.8;舒张压(mmHg)为109.2±9.6;干预之后:收缩压(mmHg)为 124.4±7.9;舒张压(mmHg)为82.3±7.7。对照组(33名),干预之前:收缩压(mmHg)为 152.5±11.3;舒张压(mmHg)为109.5±9.4;干预之后:收缩压(mmHg)为 129.1±8.5;舒张压(mmHg)为88.6±7.9。进行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资料,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这代表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所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33名),显效:25名(75.76%);有效:7名(21.21%);无效:1名(3.03%);总有效率:32名(96.97%)。对照组(33名),显效:18名(54.55%);有效:9名(27.27%);无效:6名(18.18%);总有效率:27名(81.8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2%。由于96.97%大于81.82%,观察组的护理模式效果好于对照组。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33名),非常满意:20名(60.61%);满意:12名(36.36%);不满意:1名(3.03%);总满意率:32名(96.97%)。观察组(33名),非常满意:13名(39.39%);满意:11名(33.34%);不满意:9名(27.27%);总满意率:24名(7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6.97%)高于观察组总满意率(72.73%)。因此,33名观察组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更加满意医院对自身所开展的护理模式。
3 讨论
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我国人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目前现状来看,人们餐桌上食物越来越多丰富。然而,人们却愈加受着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困扰,大大降低了自身生活质量。经过接受慢性疾病的病人得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病几率呈现了上升趋势。该病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高血压病患者在患病早期并没有严重的表现症状,很多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已经患有高血压,进而耽误病情,从而产生了综合性病症。如今,医学界也在积极地关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着力探寻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其中,临床护理干预也是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选取66名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护理方式的研究发现,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比较好。为此,医院可以积极使用这种护理模式,提高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琦,崔传义,李屏,胡娜,喻小琛.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PCI后外周血TLR2、TLR4、TNF-α、IL-1β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10(10): 1190-1193.
[2] 张倩倩,陶琳琳,聂玉梅,刘顺,周碧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1):3566-3569.
[3] 莫秋鹃,左广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05):74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