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预防与教育

2019-10-21郝源阁马帅郭世杰陈星伊赵洪岩

锦绣·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艾滋病预防措施

郝源 阁马帅 郭世杰 陈星伊 赵洪岩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不断蔓延,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尤为突出。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艾滋病在当代大学校园成为重灾区。如何使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的增强,应当是高校进行艾滋病教育的迫切原因。

关键词:艾滋病;宣传教育;预防措施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1]。人们谈“艾”色变,主要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细胞,使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致使感染者对于普通的病毒的抵抗力减弱。因而艾滋病病毒的侵袭使得人体易于感染各种恶疾,更严重的则是增加患恶性肿瘤的几率,因此使得艾滋病感染者的病死率较高。要知道艾滋病在人的身体中潜伏期达到将近十年左右,在病毒未爆发之前,人类可以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工作,毫无生病的预兆。

1.艾滋病的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这种令世界人民的闻风丧胆的病毒,它的起源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国外某研究组织经过研究发现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非洲的一種野生黑猩猩,艾滋病病毒很可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2]经过不断地演变最终进化为能在人类之间之间进行传播病毒这个有一个巧合,在一个联合医学研究组织捐献给刚果当地的土著人的抗某种疫苗中所使用的研究动物就是黑猩猩。1959年由数十名科学家,学者所组成一项关于人类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们无意中在一名生长于原始丛林的土著身上采取血液,经过粗略化验血液样本,便被收藏起来。后来,这份血液样本便由法国移民带入美国,这种病毒开始在美国本土进行传播。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于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报道了5例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病例,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3]在那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我国的第一例艾滋病,是一名外籍青年携带而来,当时在北京的协和医院对那位青年进行救治,但不幸身亡,后来研究发现那位青年正是死于艾滋病。自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就出台有关预防,治疗艾滋病的相关政策,并大力支持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研究;积极开发有关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截止到公元2018年的第二季度我国统计发现的艾滋病毒携带者以及艾滋病感染并发作者竟有四万余例,并且主要以性传播为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普遍对艾滋病的知识缺乏以及艾滋病已经严重危害到我国治安。

2.大学生艾滋病教育重要性

因为艾滋病到目前为至还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所以想要减少艾滋病的感染率和传播率,对国民进行艾滋病教育是方法之一。要让国民了解到什么是艾滋病,日常预防艾滋病方法,对待艾滋病人应保持什么样的态度等基本常识。大学生是我国组成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大学生了解艾滋病知识不仅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艾滋病是对社会治安的一种严重威胁,而且大学生是首要受危害的对象,因此大学生责无旁贷。今年出现许多艾滋病患者故意进行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甚至还有艾滋病患者建群聊分享自己扩散病毒的“成果”,11月初,一名换艾滋病的人在社交网站上炫耀“成功感染一名大二女生,这次不中就天理难容”,弄的人心惶恐。这种人的行为着实让人愤概。但是也正面体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够,没有产生对于艾滋病的正确认知。并且还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也从侧面去抨击了一些人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孤立,让艾滋病患者产生不计后果的报复行为,更加说明了普及艾滋病基本常识的重要性。艾滋病教育的普及可以以各个高校为中心,教育大学生应当关注艾滋,预防艾滋,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掌握预防方法,提高预防意识 并且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的性生活,学会自我保护,洁身自好。这样就可以在根源上对艾滋病进行控制,进一步降低其传播几率。各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关于艾滋病的知识竞赛,志愿者进社区,安排课程,板报,广播等方式来给大学生普及艾滋病知识,降低人们因为无知而对艾滋病的莫名恐慌。要知道,艾滋病虽然难以治愈但也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仅仅有病毒携带性血液进去我们的血液、不安全性行为、怀孕的母亲对胎儿的传播三种方式,但是和艾滋病患者进行握手拥抱甚至共同吃饭都不会被感染,所以我们不应该感到害怕,更不应该去区别对待他们,要让他们感受到平常人的生活,感受到生命的希望。

3.我国针对艾滋病的相关措施

2018年10月31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竞赛在北京开启,很多高校大学生参赛,还有一些无法到达现场的同学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参赛答题。一些高校还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不到6个小时已经售罄,这些活动充分证明了艾滋病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可以进行知识竞赛,艾滋病知道论辩赛,班会主题,广播宣传,电影宣传等一些活动加强对艾滋病的教育。[4]高校可以建立艾滋病咨询的部门或者网站,以便学生可以随时咨询。因为大学生对网络比较熟悉,所以高校可以建立网站,保护学生隐私,以便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保护隐私的咨询并且可以收集资料。早在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就已经有明确的指示,并且还要把艾滋病教育纳入有关课程,开展认识“艾”防治“艾”的教育活动,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促进预防艾滋病的教育。

结语

高校大学生是艾滋病侵害的重要对象,而这一时期学生思想开放,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让关于艾滋病知识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中,增加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孤立和歧视,同时提高对于艾滋病的防范意识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高校深入的系统性的进行对大学生的有关艾滋病方面的教育,才能有效阻止艾滋病在大学生中的蔓延与传播。

参考文献

[1]班春华,黄春华.艾滋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自我防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09-01

[2]王永霞.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动物形式的去从人性化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01-01

[3]李延军.艾滋病流行趋势及预防策略和措施[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01

作者简介:

郝源阁(1998-),女,学历:本科,学校:山东协和学院,专业:医学影像技术。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艾滋病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