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2019-10-21秦丹

锦绣·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张爱玲红楼梦小说

秦丹

摘 要:风格特异的张爱玲,是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年轻作家。数十年来,其作品经久不衰,颇得读者青睐。纵观张爱玲之作品,《红楼梦》踪迹显而易见,这也是其特异风格得以被塑造的关键。自小时起,张爱玲就非常钟爱《红楼梦》,可以说,她是曹雪芹的知音。她的作品也承袭了曹雪芹的文化风格与结构特性,因而张爱玲的创作观可谓是受《红楼梦》影响形成的。

关键词:《红楼梦》;张爱玲;小说

引言

作为我国经典古代小说,《红楼梦》的成就不仅在于具备高端艺术与精华思想,还在于其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百年来,其思想魅力已普及到了每个艺术角落,并感染了每一代作家。张爱玲通过阅读《红楼梦》,形成了与之一脉相承的创作理念,也夯实其创作基础。

在封建时代,人性沉沦是一种罪行。张爱玲之所以钟爱《紅楼梦》,主要是因为它勇敢地鞭挞了封建人性沉沦。基于此,她还添加了自身的生活体验,升华了对人性的看法。

本文深入研究了张爱玲小说中的《红楼梦》影子,试图分析《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创作产生的影响,并由此出发说明其对张爱玲人生观的影响,对张爱玲的人生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红楼梦》是张爱玲的“至爱”

在中国古文学史上,《红楼梦》是典型的巅峰之作,也是四大名著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据记载,其是由作家曹雪芹于康乾盛世时期创作的,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该小说为封建人性提供了新养分。突破了原有才子配佳人的传统模式,揭露了封建王朝贵族阶级以及家庭的陈腐,并对当时的社会道德观、孔孟之道等进行深刻的批判,使其走出了古典悲剧感世的屏障,具有现代人文主义精神,同时写出了在物欲利诱下,人性逐步走向沉沦的过程。

作为《红楼梦》的忠实读者,张爱玲花费了大半生时间深入研究《红楼梦》。自8岁起,《红楼梦》便成为了其爱不释手的读物。到能执笔创作时,她便写成了《摩登红楼梦》。中年走红时,她又原创了《红楼梦》剧本,在晚年时期,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间编纂出《红楼梦魇》这部学术之作,对《红楼梦》的研究可所谓是影响与贯穿了张爱玲的一生。张爱玲自己也认为《红楼梦》作为她一生所求的根源,然而张爱玲对其研究并不仅仅停留在继承与发扬上,还包括自身人生观的养成与影响。

二、《红楼梦》对张爱玲人生的影响

(一)《红楼梦》对张爱玲人生态度的影响

张爱玲与曹雪芹祖籍相同位于河北丰润,且她俩身世相似。然而,在张爱玲诞生时,祖上的荣耀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更多是苦恼与悲伤,她的父亲继承了旧时代思想陈腐的恶习。在其成长过程中,父亲的打骂是家常便饭。其母黄素琼是官人后代,深受民初自由理念熏陶,加之常住海外,思想比较洋化,然而其与丈夫、孩子的感情却非常淡漠,这对张爱玲的婚姻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张爱玲注定无法得到幸福与家庭温暖。正因为如此相似的身世与遭遇,所以《红楼梦》影响了张爱玲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

(二)《红楼梦》对张爱玲爱情观的影响

《红楼梦》详细地描绘了宝黛爱情,开启了张爱玲的感情观与婚姻观。在小说中,曹雪芹赋予男女主角以深情至性,将其都打造成了至美至真,不愿随波逐流之人。即便宝黛婚姻不成,爱情也不曾消亡。这一点对张爱玲的人生产生了最直观的影响。张爱玲终其一生,对胡兰成都至死不渝。但不同的是,《红楼梦》之爱情,具有明显的虚化特点,爱情虽死还生,而张爱玲之情感,是一场悲剧,其爱情观产生了矛盾,一面是对婚姻的憧憬,一面是对情感的懦弱以及对圆满的惧怕。

三、《红楼梦》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

(一)《红楼梦》对张爱玲创作底色的影响

张爱玲将其人生阅历全部付诸于小说,因此,其小说有一种人生的荒凉感。繁华落尽,寂寞丛生之感更是浓重。毋庸置疑,张爱玲小说类似于《红楼梦》,虽然荒凉但却不失平常性。从深层意义上看,这种苍凉主要来源于张爱玲自身的虚无哲学认知。如她在小说中将生命比喻成“爬满蚤子”的“华美的袍”。从人生经历的视角来看,张爱玲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观者,一如其曾说,尽管细节与美是令人愉悦,但却摆脱不了主题悲观的事实。这一点,在《红楼梦》罗列菜单便可窥伺。每次宴席乃至家常聚餐,曹雪芹都好不厌烦地罗列所有的菜单,精细地雕琢着繁琐的每个细节。然而,尽管如此,《红楼梦》之悲哀虚无主题也未被淹没。相反,人物早期的灵性与活力,却慢慢地消逝在繁杂而程式化的日常生活中。

张爱玲作品蕴藏的底色是荒凉的,无论是繁华与笑声,还是悲哀与泪水,终将化作荒凉。在其笔下,任何情绪都淡漠,任何情感都荒凉。

(二)《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创作技巧的影响。

(一)张爱玲作品的心理刻画承袭了曹氏的品味。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张爱玲的功力极深,可以说颇得曹雪芹真传。有评论家曾说,张爱玲文章的风格,与《红楼梦》基本无差异。特别是在心理描写方面,其非常善于应用动作、语言等暗示,将冗长的独白转变成简短的言语行为。

(二)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与《红楼梦》相似。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人物时也承袭了曹氏的手法。如有评论家就曾指出,《花凋》相当于《葬花吟》,不仅题目颇具感染力,让人不自觉便想起黛玉葬花之委屈与凄婉,连写作技巧都有一脉相承之势。

(三)语言特色近似《红楼梦》。张爱玲之文风,不仅含蓄,还简洁了当,颇似《红楼梦》之语言特征。对此,张爱玲也在其散文也表示承认。其为《红楼梦魇》编写的自序就曾说,古文对其影响颇深,通读数百种书籍,仅独独记住“简短是隽语的灵魂”一句。

因此,我对张爱玲是极为佩服的。若真要笔者对其进行评论,只两个词形容:入木三分,针针见血。重复阅读,细细体会,都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2]吴小美 赵学勇。《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

[3]张崇琛 林家英 庆振轩 赵建新。《中国古代作有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

[4]曹雪芹。《红楼梦》。岳麓书社出版。1987年4月出版

猜你喜欢

张爱玲红楼梦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倾斜(小说)
续红楼梦
文学小说
CAUTIONARY TALES
不在小说中陷落
细说张爱玲年代的流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