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1彭于芸
彭于芸
摘 要:沟通式教学的主要特色是让学生从情境、活动中进行沟通来学习英语,语言是沟通的工具而非学习的目标,因此除了教材本身所提供的少量沟通式教学活动外,主要需要教师自行设计额外的沟通时教学活动。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态度、能力与技巧影响较大,因此小学英语沟通式教学活动设计需要教学资源、创意、时间、教师语言专业能力和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整合,本文期望通過实践研究更深入了解该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探讨学生的反应及其学习情况。
关键词:沟通式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引言:
学生积极有兴趣地回答问题与研究者教学经验的成长,是此次实践研究的最大收获。实践表明,小学阶段实施沟通式英语教学极具可行性,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设计合理并实施适合的英语沟通教学活动或教学任务。沟通式教学方案设计,无论是口语或书面学习普遍都获得学生积极的反馈。所以教师应优选富有沟通内涵的教材,并适时补充其他教学资源。同时,教师通过进行沟通式教学,要设计多种沟通活动或任务,增加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互动,当学生专注于活动或任务的完成时,是在很自然的情况之下使用英语与他人沟通,而非机械式记忆。总而言之,沟通式教学法是目前小学英语课程的最优教学策略。对此,文章针对沟通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时间
以某地区年级的一个班级(学生共35名)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学生上课进度,以原课程单元为主轴,设计七种沟通式教学活动,进行三个月沟通式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期间学生座位采用马蹄型分组布置,以便于学生彼此互动或与教师互动。
二、实施步骤与方法
设计四种融入式教学活动(单词、语法、拼读、课文/句型、)与三种外加式教学活动(阅读、故事、节日)来评估沟通式教学的可行性及效果,并探讨学生的反应及其学习情况。每次教学活动完毕,立即进行问卷测评以了解学生的反应与学习情况,并撰写教学总结对自我教学进行反省与批判。对小组阅读教学进行录像以掌握教学实况并进行分析,留存部分学习单和学生作品。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见图表1)
四、教学总结
上述猜谜活动,因为谜底是同班同学,学生安静且专注。研究者主要是以猜谜活动为载体给学生提供对新单词有反复运用与聆听的机会[1]。在实际实施中发现,个别学生因为专注于描述而忽略语言形式,如出现了Her eyes is big.His mouth are small.等表述形式。沟通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意义的沟通,语言型式是次要的,教师可以实时纠正提醒学生。其次,抽象单词的教学(如handsome、beautiful)很难使用简单的英文说明,使用图片也可能让学生误解成其它的意义,使用中文翻译效果最佳。另外,儿童英语课本多偏重在基本会话,很少有较丰富的故事情节。故事有情节、有角色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研究者一个学期会抽2-3次空档读英语绘本故事给学生听,为营造轻松的气氛,通常会让学生席地而坐,环绕在研究者周围,让学生可以清楚看到图片与旁白。5.问卷设计与分析
学生单词学习困难性呈正态分布,学生会使用策略来学习单词(例如:看图、上下文脉猜测、或老师手势来猜测),也希望通过沟通式教学活动设计来学习单词;同时,学生喜欢用多媒体投影放映和绘本教材开展故事教学,觉得故事教学对其学习英文有帮助;从教学录像中发现学生撰写学习单时非常专心,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由此可以看出,小学年级学生已经认识到英语学习是在人际互动中进行,教师应强化沟通式教学的理论与理念,并实践于教学中。
结束语:
简而言之,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践两种方式开展了沟通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设计了四种融入式教学活动与三种外加式教学活动来评估沟通式教学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学生的反应及其学习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沟通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是有效的[2],是应该积极大力有效推广的。
参考文献:
[1]罗得荣.听说教学法和沟通式教学观应用于初级华语教学之探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19(01):13.
[2]孙桂蓉.沟通式教学法对护生实习效果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