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课中的实施
2019-10-21姚健
姚健
摘 要:概括来说,任务驱动教学就是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由于它较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近些年应用愈来愈广。本文以正弦定理一节的教学为例,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课中的具体实施,其间的关键在于依循教材知识呈现思路,合理设计具有梯度性的任务体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教学心得
任务驱动法是新课改背景下备受重视的新型教学方式之一,概括来说就是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由于它较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近些年应用愈来愈广。就高中数学而言,由于课改后教材更为注重知识的生成思路,也就是说知识探索性更强,因而任务驱动法也就显得更有价值。以下基于笔者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对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课中的实施作一较为系统的探讨,希冀对一线教师有所启示。
一、学习任务的设计
学习任务是任务驱动法的组织核心,合理设计学习任务是成功的关键,应在备课阶段认真对待,而不可掉以轻心。任务的设计应依循课本知识呈现思路,因此新教材的知识探索性更强,其主要目的即为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并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和机会,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一脉相承。以笔者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例,几乎每一节都设置了若干探究和思考栏目,而我们从其名称即可体会到这一点。所谓“思考”与“探究”,也就包涵着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意义。因此,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应基于课本上的知识呈现思路,充分利用思考与探究栏目以及课后习题。当然为了教学上的便利或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减,但大体上仍以之作为任务体系的中心。这是顺理成章、事半功倍的好办法,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节省精力。例如正弦定理一节,该节一个探究和两个思考很好地呈现了知识的主线,很适合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其学习任务可设计如下:
任务一:在任意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如何得到这个边、这个角的准确量化表示呢?先考虑直角三角形这一特殊情况,独立思考后组内讨论交流,确定方法,尝试推导。
任务二:在任务一成果的基础之上,推导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时的边角准确量化表示。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共同完成。
任务三:思考并讨论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怎样的解三角形问题。
任务四:先独立阅读例1,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解答课后练习1、2题,而后组内对照讨论,形成一份统一的规范清晰的答案。个人在此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向其他成员求助,小组长应予以帮助。
可以看到,上述的任务体系正是依循教材,并充分利用了探究与思考栏目以及课后习题,具有合理的梯度性。事实上,要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才能充分理解任务的设计。下面我们来看课堂上的具体落实。
二、课堂上的具体实施
学习任务设计到位后,课堂上的教学思路实际上很简单,即引出课题。教师借助多媒体屏幕逐一出示任务,在学生自学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師要深入学生中间,做好引导者、点拨者和把控者。具体来说,教师要密切关注各小组情况,并注意发现问题随时给予指导,视各组进展即课堂进度安排,适时宣布该阶段学习结束,而后根据任务完成成果及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针对性教学。
在正弦定理的教学中,相对来说难度都不大,任务一和任务二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带领学生一同回顾推导过程,并引出正弦定理和解三角形的概念,使学生切实理解。任务三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正弦定理的分析中总结处: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计算处三角形的另一角,并由正弦定理计算处三角形的另两边;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应用正弦定理可以计算出另一边的对角的正弦值,进而确定这个角和其其他的边和角。任务四主要是例题和习题讲评,突出运算和分析过程,使学生掌握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基本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所有任务后,教师还应进行一次整体性的“解疑答惑,查漏补缺”。因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由老师讲授毕竟情况不同,教师即便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密切关注,也难以确实地掌握和把控学生学习情况,这也就是所谓“有所得而有所失”。具体可以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疑惑或对本课的感想,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和总结提升,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整体教学效果。
综上,本文以正弦定理一节的教学为例,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课中的具体实施,其间的关键在于依循教材知识呈现思路,合理设计具有梯度性的任务体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之道,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国明. 高中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0):214-214.
[2]夏永勇. 高中数学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践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18):152-152.
[3]刘洋. 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