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有效突出策略
2019-10-21杨国万
杨国万
摘 要: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当今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愈加偏向实践型和创新型,使得教育者开始引领教育新方向,探索培养学生的新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有效突出策略的探索,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笔者通过结合学生兴趣、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巩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体,是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作用的。但是,就目前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主体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凸显。
一、结合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究其根本是因为兴趣代表了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学生心中的力量在推动着学生前进,是学生掌握知識的源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调动学生的力量来辅助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枯燥的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但是,部分教师对以上理论嗤之以鼻,认为学生只要塌下心来学习就行了,不需要兴趣的推动,最终导致学生“死读书”的结果。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导学生时,要尊重学生,为学生增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能够通过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来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利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体验性,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教学工具,展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借助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笔者将魔方、铅笔盒等工具摆放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交流,探讨这些物体的特点,分析它们的结构。学生围绕教学工具进行了沟通,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进行了学习,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价值。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利用教学实物来为学生增添学习兴趣,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加快了投身课堂的速度。
二、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技能
教学内容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的学习知识,是学生学习的输出地。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师选取怎样的教学措施,为学生制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教师的倚仗。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研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其变得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补益学生的课堂学习。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过于自信的问题,脱离了教材课本,发生了知识偏离的结果而不自知,影响了学生的系统学习。因此,数学教师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尊重教材,尊重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学习技能。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能够依据现实需要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应用,学会数学分析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了扇形统计图应用的实例,让学生结合所提供的数据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学习和理解。学生观看多媒体后,知道了扇形统计图应用于家庭支出的现实,了解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对如何绘扇形统计图产生了兴趣。笔者便围绕该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提问:“扇形统计图是通过什么图形来展示的?扇形统计图各部分又是什么图形?你能看出来扇形统计图中不同部分所占比例的大小吗?你能绘制出扇形统计图吗?”学生带着问题,投身思考中,结合课本和学习经验找出了问题的答案,对扇形统计图进行了绘制,掌握了绘制要点,形成了数据分析的能力。这样一来,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灵活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三、结合学生实践——提高学生能力
古往今来,人们对人才的需求都是有着实践的要求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型人才越来越受大家的追捧,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助手。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实践,是为了将学生培养为新时代人才而提出的,能够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实践环境,将学生放在讲台前,发挥学生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出于对自己的考虑,不肯放权给学生,使得学生无法展示自己的优势,也不利于教师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抑制了学生的前进。因此,数学教师应避免这一情况的产生,立足学生本身,增加学生参与,提高学生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主要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分数加法的基础上理解分数乘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教学中结合课本知识为学生设计了应用题,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看到数学的价值。学生拿到联系题后,对分数在不同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思考,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常识。同时,学生还对应用题进行了分析,理清了解题思路,完成了解题步骤,提升了自己的解题速度。为了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学生还对结果进行了检验,确保了答案的正确。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教学中还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用到分数,尝试着将其编写成应用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与小伙伴一起对生活中可能用到分数的地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编写建议,开阔了学习思路。这样一来,教师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参与的环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学生在不断探究中获得了相应的数学能力,提升了自己的水平。
总之,本文通过结合学生兴趣、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掌握了数学技能,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实力,实现了教学探索的最初目的。
参考文献:
[1]单元斌.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徐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刘海琴.浅议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建构[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