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9-10-21牛鹏飞

锦绣·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学

牛鹏飞

摘 要:主要研究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是发展学生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却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成绩差异大等问题,研究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对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1 初中物理教学

1.1现状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高效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生趣盎然的自主探究过程中逐步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但是如果教学模式与方法不当,则有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初中物理学习难度不大,研究内容以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现象为主,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加深对学科特点的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优化创新,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

1.2不足

1.2.1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新课改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完成物理知识传授、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三重教学目标。但是现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着教师只关心学生考试成绩和物理知识教育,不关心学生能力培养与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考试成绩大于一切,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1.2.2教学方法单一

物理学科的教育目标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也重视对学生物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但是现阶段,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却只关心物理基础知识的教育,沿用独角戏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只负责讲解和做题演示,并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让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限制了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打击了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整体印象,认为物理就是做题,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

1.2.3过于关注教学形式,忽视了教育目的

新课改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积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理念,重视并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探究与自主学习行为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些教师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分组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多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在了教学组织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上,导致课堂教学看起来气氛融洽学生参与度高,但是实际上学生的收获有限,违背了教学形式方法创新的初衷。

2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2.1师生关系的重定位

新课标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需要给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服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自行探索,研究噪声控制的方法,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教学活动,带一个扬声器来到教室,播放音乐,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降低噪声分贝的方法,同学们就会开始思考,距离扬声器越远声音就越小,捂住耳朵可以让声音更小,躲在墙后面声音会变小,关掉扬声器则可以彻底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自主探究和独立学习中,学生能够更高效的完成知识学习,同时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实验探究模式的应用

实验是物理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操作技能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培养目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实验探究模式,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同时完成知识教学。例如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活动课,要学生带着计算器和纸笔来到操场上,测量每一位学生的百米跑步成绩,然后再计算不同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中,学习速度的测量以及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3有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创设趣闻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光世界巡行》中讲到光的色散内容时,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导入课堂教学,可以在课前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风景纪录片,展示风景区一天之内不同时刻的景色变化,视频放完之后,教师再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为什么,太阳光线早晚是红色的,正午是白黄色的?”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产生好奇,进而可以更高效地导入课堂。

2.4情感教学

教师为了长久的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在物理课堂上引入情感元素,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家庭电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了解物理给现代人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大家说说,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电的呢?”同学们就会思考并踊跃回答,电视电脑电灯电话,生活中几乎所有家用电器都是用电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更好的导入课堂教学:“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电,是物理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动力。

3 结束语

综上,初中物理教学需要从情感因素的引入、有效提问、实验探究模式的引入以及师生关系重定位等方面入手,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教育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示。

参考文献

[1]陆水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7.

[2]管生.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

[3]李林彬.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4]马昭彬.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 ——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探析[J].中学理科园地,2017.

[5]梁建梅.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思路[J].好家长,2017.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创新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