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主要病害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2019-10-21但松柏李霖超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防治方法病害大豆

但松柏 李霖超

摘要 介绍了大豆叶斑病、大豆纹枯病及大豆枯萎病3种病害的危害特点,并阐述了其防治方法,为大豆生产提供技术借鉴。

关键词 大豆;病害;危害特点;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5-004-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5.002

Harmfu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of Main Diseases on Soybean

DAN Song-bai  et al(Zigo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School,Zigong,Sichuan 643000)

Abstract The harmful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 leaf spot,soybean sheath blight and soybean Fusarium wilt were introduced,and their control methods were elaborated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soybean production.

Key words   Soybean;Diseases;Harmful characteristic;Prevention methods

大豆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常会遭受病害感染,如大豆叶斑病、大豆纹枯病及大豆枯萎病都是其常见病害。为了有效辨别病害种类,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笔者对其病害症状进行辨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1 大豆叶斑病

1.1 危害症状

大豆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上初散生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扩展后大小为2~5 mm,中间浅褐色,四周深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后病斑干枯,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子囊壳。

1.2 防治方法

大豆叶斑病防治综合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并进行喷药保护。各种防治方法的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见表1。

2 大豆纹枯病

2.1 危害症状

大豆纹枯病危害茎部、叶片及豆荚。叶片初生水渍状不规则形大斑,湿度大时病叶似烫伤状枯死。天晴时病斑呈褐色,逐渐枯死脱落,并蔓延至叶柄和分枝处,直至枯死。茎秆上病斑呈不规则形云纹状,褐色,边缘不明显,表面缠绕白色菌丝,后渐变褐色,上生褐色米粒大的菌核。荚上形成灰褐色,水渍状病斑。种子被害后腐败。

2.2防治方法

综合采用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方法对大豆纹枯病进行防治,使用无病种子和较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并进行药剂防治。各种防治方法的具体实施及注意事项见表2。

防治大豆纹枯病常用的化学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井冈霉素水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透习脱、三福美或土斯特)、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可依据使用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在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施药应均匀周到,每隔10 d防治1次,连续1~2次;用5%井冈霉素水剂1 500倍液喷雾,在晴朗天气可早晚趁露水未干时施药,夜间喷药效果尤佳,10~15 d后再喷1次;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0~15 d后再喷1次;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施药应均匀、周到,每隔10 d防治1次,连续1~2次。

3大豆枯萎病

3.1危害症状

大豆枯萎病是系统性侵染的整株病害,染病初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至黄褐色萎蔫,剖开病根及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后期在病株茎的基部溢出橘红色胶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病株可传染健株,呈连续、间断或顺垄发展。枯萎病田间症状是复杂多样的,可通过室内镜检病株,分离培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确定该病害。大豆枯萎病可在不同时期危害大豆的不同部位,其病害症状不同:幼苗幼株感病后先萎蔫,茎软化,叶片褪绿或卷缩,呈青枯状,一般不脱落,叶柄也不下垂;成株期病株叶片先从上往下萎蔫黄化枯死,或侧枝先黄化萎蔫再扩及全株。病根发育不健全,幼苗幼株根系腐烂坏死,呈褐色并扩展至地上3~5节;成株病根呈干枯状坏死,褐色至深褐色。茎明显细缩,有褐色坏死斑,病健部分明,有时产生白色絮状菌丝或粉红色霉状物。纵剖开病茎,幼株白色、浅绿色,成株木质部及髓腔不变色,在病健结合处髓腔中可见约15 cm红色菌丝;病健结合处以上部位水渍状变褐色。 3.2〓防治方法

防治大豆枯萎病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为主,加强检查及时拔除病株,使用无病种子和较抗(耐)病品种。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础上,采用生长期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5年轮作,不便轮作的可覆塑料膜进行热力消毒土壤;除病株残体,深翻土地,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減少化肥施用量;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3%的多菌灵+福美双(1∶1),或多菌灵+克菌丹(1∶1)拌种,或用种子重量1.2%~1.5%的35%多福克、0.2%~0.3%的3.5%满适金、0.2%~0.3%的2.5%适乐时、1.3%的2.0%菌克毒克拌种,用对镰刀菌有高防效的种衣剂处理种子是防治大豆枯萎病的主要途径和常规措施。淋洒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300倍液,或7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穴喷淋药液0.3~0.5 L,隔7 d喷施1次,共2~3次。

参考文献

[1] 王昌家,孙鲜凤,杨立华,等. 大豆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J].大豆通报,2000(4):16.

[2] 王昌家,邵立佳,刘江滨,等. 大豆枯萎病的防治[J].现代化农业,2005(2):7-8.

[3] 王永锋,张跃进,裴桂英,等. 大豆纹枯病与其种植密度的关系[J]. 安徽农业科学,2001(5):623-631.

责任编辑:郑丹丹

作者简介   但松柏(1963-),男,四川自贡人,高级讲师,从事农业教育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7-05

猜你喜欢

防治方法病害大豆
桥梁病害分析及加固处治设计研究
某道路病害原因及维修改造方案探讨
蔬菜病害田间诊断依据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土传病害防治技术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