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10-21徐雯聪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护理冠心病

徐雯聪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讨论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前来我国接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1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在SAS评分方面,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评分下降明显。对照组评分虽然也有所下降,但护理之后评分高于实验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确实能够有效消除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冠心病;焦虑症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近些年来,基于人们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冠心病发病率也显著提高,且发病者年龄趋于年轻化。目前,以我国医疗水平而言,治疗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患者也容易因此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形成冠心病合并焦虑症,不利于患者病症的恢复。故而,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还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为此,本次研究分析了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前来我院接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额78例,年龄在42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对(57.5±5.2)岁。本次实验纳入标准如下:第一,患者了解本次实验内容,并签立知情同意书。第二,符合西医关于冠心病的诊断,并经过冠状动脉造影以及超声心图确诊为冠心病。第三,患者意识清楚、无认知或是智力障碍,有能力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检查工作。第四,无精神病病史。第五,焦虑自评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分数均不低于50分。排除标准如下:第一,患者存在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且存在精神障碍个人史或是家庭史。第二,存在急性感染以及免疫性疾病。第三,存在肝肾功能不健全,或是恶性肿瘤晚期等疾病。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实验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强化心理方面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结合患者个人家庭背景、文化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具体包括如下措施:

第一,认知护理。院内护士以及护理组长借助集中讲授以及宣传栏中发布相关专题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冠心病发病机理、预防方式以及治疗方法。同时向患者讲授冠心病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药物、药品作用、服用方式以及用药之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需告知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关键性,针对部分记忆能力不佳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设定闹钟提醒其用药,并监督患者用药量,以防患者私自加减药量。

第二,心理方面的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一个相对安静、整洁且舒适的恢复环境。定期开窗,保证病房内空气的流通,并维持病房内的温度,令患者感到心理方面的舒服。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分析患者心理压力的来源,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以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以保证患者情绪的稳定。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制度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吸气时10s后渐渐将拳头握紧,吐气时,再逐渐放松,令患者感受到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并借此帮助患者放松颈部、胸腹以及四肢,持续8次至10次,使得患者得到充分的放松。

第三,行为护理。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当前身体情况,适当增加患者日常活动量。并指导患者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放松,包括听音乐、看电视等,以避免患者对病情过分关注。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抽烟等,多为患者提供纤维素含量丰富的水果,或是蔬菜。

1.3疗效评估标准

本次疗效评估标准以患者依从性与治疗前后心理情况为主。其中,患者心理情况采用SAS评价方式,统计20个子项目各个得分情况,总计四个等级,具体如下:无焦虑:x<50;轻度焦虑:50≤x<60;中度焦虑:60≤x<70;重度焦虑:70≤x。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18.0统计学软件加以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利用t检测;计数资料通过X2检测。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其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就下降幅度而言,实验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自(55.2±2.5)分下降至(32.2±3.2)分,对照组则是从(56.4±1.6)分降低至(44.8±2.7)分,护理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为优秀。

3.讨论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较为明显,所以在确诊之前,便会因为临床症状而感到恐惧,對自身身体变化也更为敏感。[1]患者确诊为冠心病之后,通常会展现为焦虑、悲观且抑郁的状态,甚至不愿意承认自身患病。而在治疗期间,也会因为恐惧与害怕而无法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各项工作,不仅不利于患者自身病情的发展,也会影响治疗的进度。[2]由此可见,针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至关重要。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精神方面的压力,避免患者产生抑郁或是焦虑的心理,使得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病症,积极配合医护工作人员开展各项治疗工作,保证治疗效果。而本次研究数据也证明,实验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之后,SAS评分显著下降,同对照组之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本次研究认为,在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有利于打消患者焦虑、抑郁以及悲观等负面情绪,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国瑞兰.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 (14).

[2]韩孝欣,夏效琳,李建秀.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重庆医学,2017 (46):92.

猜你喜欢

焦虑症心理护理冠心病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