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策略探索

2019-10-21陈燕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小学德育教育模式

陈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对各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性正在不断加强,可以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小学教育带来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部分挑战。尤其是小学德育教育正在受到巨大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开展德育教学,将挑战转变成为发展机遇是当前小学德育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下面,本文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创设以及其实践作出了简单探析,以求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小学德育教育;模式

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然被广泛应用到了我国的各行各业之中,其早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利器。但是信息技术却并不是只能为人们提供便利,其大量应用带来了诸多网络问题。小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初始阶段,承载着巨大的责任,大量教师越发青睐于利用信息工具来辅助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但是信息环境过于复杂,其大量应用常常会对小学德育教育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利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解决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负面问题,而后实现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信息环境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信息环境为小学德育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网络信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素材来源,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进而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深度强化其专业认知能力。针对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来看,信息技术所能够产生的辅助作用极为巨大,但是与此同时小学德育教育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挑战,其中最为巨大的阻力就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项信息要素真假难辨,很有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初始阶段,无论是其世界观亦或是价值观、人生观都尚未完全形成,而网络世界的信息复杂并且涉猎广泛,这导致小学德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常常会面临较大的阻力,这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同时还需要监督学生远离各种负面信息。

(二)信息环境为小学德育教育带来的正面影响、

虽然信息环境的出现为小学德育教育带来了些许挑战,但是其所展现出的优势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单一,所能够收获的教育成果较小,德育教育严重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地契合新课改提出的综合素养需要。而在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学德育教育之中后,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渐形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能够更为快速地展开,摆脱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学生即便是在课下也能够进行针对性地学习,这为德育教育带来了更多可能。与此同时,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师生之间的距离被进一步缩短,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解决学生的德育问题,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二、信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创设策略

(一)创设德育网络机制,优化网络教育环境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要素虽然鱼龙混杂,但是这却并不是说明所有信息要素均会导致小学德育教育受到负面影响。学生在教育环境下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要素存在相应的限制,此类信息质量可以借由学校以及教师来进行掌控。所以小学教育机构有必要契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将学生可能接触到的信息要素做优化处理,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出足够开放的校园网络教育平台。平台需要重点体现出德育教育核心要求,首先是必须对各项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将不符合学生身心健康以及不真实的信息进行过滤,以此来保证学生所接触到的网络信息均是正向的。其次,为大量优质信息进行模块分类,结合具体教育目标进行,诸如爱党爱国、尊师重道、文明礼让、环境保护等等,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使学生在日常浏览网页的过程中便能够获得充足的德育渗透。此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还需要结合学生平时的具体需要来优化网络信息环境,建设相应的兴趣拓展小组以及学习群组,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展相应的网络德育教学,尽可能地降低学生受到负面信息影响的概率,充分展现出小学德育教育的导向性作用。

(二)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创新校园以及班级文化建设

信息技术具有范围广以及舆论导向强等重要特征,所以其更为适合用于建设班级文化以及校园文化。小学德育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信息技术来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各个班级针对于自己班级的特点来设计德育主页,而后在其中添加相应的特色栏目。可以针对某一特色德育教育内容,亦或是对某一次班会的记录,甚至可以是单一学生发表的有关于德育的小文章。教师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新其中内容,不断地优化革新,借助于信息技术存在的优势来促使班级形成更为优质的文化要素,切实有效地展现出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此外,学校还需要积极组织信息环境下的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班级德育主页评赏活动,对主页制作优秀、主题突出明显的班级予以奖励与表扬。学校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习时间,引导学生观看有关于德育的教育短片,以此来启迪学生的内在思维,全方位地强化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了解。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从属于一把双刃剑,如果更为有效地发挥出优势,遏制其劣势是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小学德育教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信息技术虽然会为小学德育教育带来些许阻力,但是其所带来的机遇却是无可忽略的,教师有必要积极地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展现其优势,为学生群体创造更为开放的德育教育平台,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实现良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超.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研究[J].才智,2019 (23):58.

[2]隋金龙.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 (11):56-57.

[3]焦妍.信息環境下基于内化理论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环境小学德育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革
以童话为载体力促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