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发展趋势

2019-10-21黄岩红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文化

黄岩红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课程教学内容枯燥等方面,且提出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开展建议,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武术散打技术掌握效果。

关键词:高校武术散打教学;高校学生;文化

武术散打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及传承能够产生重要影响。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武术学习中,对其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及身体机能的发展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结合当前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课程教学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影响着学生的武术散打技能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文章将结合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现状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分析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多存在着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课程教学内容枯燥等方面问题,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1.1 課程结构不够合理

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的指导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关系到课程指导的质量[1]。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课程指导中,存在着教学单纯实施课程指导模式单一的问题,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及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课程教学内容枯燥

当前我国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不仅仅重视理论课程知识的讲解,还重视实践课程的指导及内容的拓展[2]。但是当前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性格特点等未能够有效关联,影响着学生的武术散打学习积极性。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需要展开创新研究。

2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发展对策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关注学生特点,保持学生参与兴趣等方式,提升武术散打教学的质量。

2.1 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需要积极开展武术散打课程,不管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均需要实施合理安排[3]。在高校课程设置期间,需要对其结构安排进行综合性分析,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拓展课程教学的实现形式,进而保证学校教学的整体效果,达到武术散打教学的目标。

我国高校开展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期间,需要先为学生实施武术散打理论知识的讲解,加深学生的武术散打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知识理解能力,进一步理解武术散打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联[4]。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体育锻炼方式,将武术散打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关联,为学生介绍散打的技巧。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思想,逐步指导学生学习与掌握技能。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构建互动型、公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武术散打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加灵活、深入。

2.2 关注学生特点,保持学生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武术散打学习兴趣与学生个人学习能力、掌握效果等密切相关。在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学生视为课程教学的主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实施教学指导,将趣味性元素、生活化元素等融入到武术散打教学活动中,对现代武术散打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在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指导中,将一些优秀的视频片段引入其中,使学生在观看视频和比赛的过程中,保持兴奋感,对其武术散打技能的深入学习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武术散打学习需求等实施针对性教学指导,比如可以将女子防身术等融入其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国武术散打文化悠久,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实施互动、交流,讲解自己所知晓的武术散打文化知识等,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及情感体验。

合作教学法也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方式下,创新武术教学的方式。在增加学生课堂学习话语量的通知,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  小结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感受,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保持其学习状态与学习积极性。在合理的课程安排方式下,持续提升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明伟,余钊.武术散打在高校的价值现状及推广策略——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师友,2018,41 (06):68-70.

[2]张頔.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31):23-24.

[3]张頔.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其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30):139+141.

[4]张永新.浅谈武术散打战术发展的影响因素与高校散打教学现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 (10):44+48.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