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导图的应用

2019-10-21于滢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于滢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学领域频繁出现的词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脑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而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认识的能力。怎样在小学阶段正确实施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师困扰已久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就可以直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利用个别案例分析研究寻找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140-01

1.阅读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输入语言,学习新的表达方式

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输出,正常的输出是检测语言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如果想掌握学生阅读时的理解能力,关键依据就是学生输出关键的信息。但学生在输出时,就需要一种转换机制来辅助学生,使得到的信息直接或经过大脑思考后,使最终结果得到表现。故事教学自然也要有这样的过程,在故事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得到正确的输出效果,就需要一定有效的输入。

在六年级上册Unit3Festivals這个单元中,主要是讲述中西方节日文章。即使语言表达方式不能够打动人,并且文章长,单词多,特别是《Thanksgiving》这一课,故事较长,学生不认识的单词也比较多,这就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添了难度。可是本单元中的所有文章都是讲述生活中的节日、它的含义、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吃的食物和组织的活动等,教师向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就需要结合这几个方面,找出文章的主要结构,就可以让原本单一的文字赋予生机,变得丰富多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六上Unit3关于Thanksgiving的故事为范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为学生放映有关感恩节的图片,然后学生将自己课前了解的内容生活经验和教师交流,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的学生加入其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还增加了学生与课本的交流。

(2)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enisThanksgiving?WhyisThanksgivingspecial?WhatkindofholidayisThanksgiving?What'sthesymbolofThanksgiving?”,并将重点词汇写在黑板上,像Thanksgiving、When、special等,它们就形成了这节课思维导图中的第一层次。

(3)然后,给学生时间让其进行自主阅读,并在阅读的同时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将学生的答案简单总结写在重点词汇后,以此来形成思维导图的第二层次。

(4)为学生播放感恩节相关小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可以感受更真实的感恩节,学习turkey和corn的含义和用法。

(5)在观看小视频后,给学生第二次阅读的时间,并为学生发布任务寻找WhatdopeopledoonThanksgiving?的答案,学生阅读后可以与小组成员沟通,找到自己认为最准确的答案,然后像全班同学分享结果。教师把学生回答的重点内容在黑板呈现,形成思维导图中感恩节活动的分支。

(6)教师通过实物呈现、问题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7)当学生的阅读结束后,教师使用不用颜色的粉笔把黑板中的内容连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然后,教师寻找学生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将文章中讲述感恩节的相关事情、活动叙述出来。

2.思维导图在故事教学中究竟该如何使用

(1)在遇到生词多、故事长、结构复杂、层次不清晰的故事时,首先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简要介绍文章,为学生学习文章提供方便;其次,教师围绕故事内容和主旨为学生发布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将文章分为几部分,从大体到细节,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结束后,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使用思维导图将答案的重点词语呈现出来,让学生阅读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最后,教师带领学生重温文章,若时间有限也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片段。

(2)在遇到生词不多、文章长度合适、结构和层次比较清晰的故事时,在教学时,教室可以引导学生来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在其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2.1 阅读前准备。

在阅读前,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交流,并结合相似的思维导图温习已学习的内容,并向学生传递思维导图制作的相关要点,为学生在课堂上制作思维导图打基础,让学生可以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2.2 读后交流,加深理解。

学生制作好自己的思维导图后,可以向周围学生展示,交流讨论,教师也可以组织班级内部的展示、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其中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评价、方便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3 复习巩固,输出语言。

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导图来回顾故事内容,简单讲述文章,若时间有限也可以选择描述自己感兴趣的片段。

(3)在遇到文章内容少,但逻辑不清晰的故事时,思维导图就需要使用小组合作来辅助进行。在课堂开始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寻找有效信息,并将找到的信息制作成思维导图。若学生遇到难题不能解决时,教师适当给予帮助,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3.结束语

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如果语言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标,那讲述故事则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思维导图在输入和复述输出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就应有效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得到更专业更优秀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何方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05):314-347.

[2]廖秀慧.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07):204-206.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模仿故事角色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