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构建大学公共体育课的实践模式
2019-10-21林长青
摘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锻炼方法,增强身体素质是公共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同时也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提出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要求,在此指导方针下公共体育游泳教学改革正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完善。基于“行动导向”,拓展特色游泳实践课,探索出有效提高学生游泳实践能力的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行动导向;大学公共体育课;游泳教学
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大学基础课程,对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游泳课作为体育必修的重要环节,宏观上以提高学生的游泳水平为目标,实际上是将游泳专业知识转化为技术化、实用化、终身化的能力训练。如何高效地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在教中学,在学中悟,最终掌握游泳技能,使理论基础与运动技能不脱节,探索出适合游泳的创新教学模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1.“行动导向”的理论依据和价值蕴意
20世纪80年代,德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产生了行动导向教学这一概念。所谓“行为导向”,即从实际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学习过程、以掌握实际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显著特点是强调加强学生主体性,教师通过主导,组织设计课程内容,学生基于任务的完成,建立分析-解决-掌握技能的教育模式。行动导向把理论知识和行动实践相结合,切入到游泳教学中,正是契合了通过运动训练掌握游泳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而达到终身锻炼之目的。
2.游泳课程教学的现状
2.1对游泳课程多方位认识不够
首先,由于游泳项目对场地设施的要求,不少院校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不足的困境;其次,指导教师在实训过程中,仍旧停留在简单传授动作要领的基础理论培养,甚至以竞技比赛为目的对游泳教学带来偏差,导致忽略了学生游泳水平的提升与锻炼;由于游泳训练的时节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该门课程可有可无的观念,再加上个体学生的心理差异,对游泳课程信心不足,导致被动学习,效率低下。
2.2课程实施缺乏系统性,难以做到全面和深入
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单纯想让学生下水通过在水里的接触,对游泳能有更直观的认识进而助于提高实践。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该教学过程流于形式,特别是当在水中遇到突发情况采取的安全措施和自救能力并不能得以提高;此外,实用游泳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衔接不严密,学生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割裂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2.3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效果不明显
部分高校从事游泳教学的教师自身非专业出身,缺乏游泳技能的实战经验,在指导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停留在让学生模拟操练的阶段,自身专业知识的有限性导致对学生的传授是课本化的理论知识,应付式的传授教学方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实际效果。其次,忽视了游泳项目的生存性、休闲性、健身性和康复性的实用功能,考核方式仍旧单一,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基于“行动导向”的大学游泳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操作
根据多年来对游泳教学的实践体会,基于“行动导向”的指导思想,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为主线,将游泳技能、自救技巧、健身康复作为主要实践内容,细分为若干教学项目及相应的能力要求。通过系统的操作项目环节有效地将行为任务流程连贯性、全面性地串接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寓教于乐。
3.1教学目标的确立。因材施教,可以按目标要求分成小班教学。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掌握自救技能、掌握施救技能、掌握竞技技能的递进目标。即在水中先要学会最基本的自我保护的生存能力,进而学会救助他人的安全措施,学习能力强基础底子好的以竞技能力为目标,熟练技术。
3.2 课中示范与操练。广泛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作为项目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实施过程中,先将项目理论的部分,以视频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使其在视觉效应中,对行为任务有更直观的认识;其次2-4人小组团体进行分层次实践,第一层次是零基础游泳知识的让其熟悉水性和蹬壁滑行的动作;第二层次是有一定游泳基本技能的纠正其不规范的姿势让其独立完成游泳动作;第三层次是游泳技能相对比较娴熟的让其强化技巧提高技术能力,同时辅助第一层次的同学,充分发挥友好互助精神。当第一层次的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后,加以实施自救、施救能力,同时通过互动游戏、成效比赛与水中救生等方式把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与快乐学习有效结合在一起,完成实用游泳和竞技游泳的目标任務。
3.3后期评价与检验。教学实践实施完毕,教师除了以传统的终结性技能过关作为考核标准外,多采取过程性的评价,即平时上课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同时参与到分析中,反馈各层次小组的阶段性表现,指出各自的不足点使其针对性提高。最后,结合态度表现、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目标的最终结果作为依据来检验游泳课程的任务完成与否。
4.结语
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理念在大学游泳课程教学的研究中已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突破以往停留在教材层面的固定化教学,把实际社会需求引进课堂,让不同基础程度的学生把游泳的大众实用性与动作技能性有效结合,根据行动目标完成一套训练,知行合一加强了实践教学内容与终身体育之间的相关性,整合了理论与实践,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有效地保障了大学生游泳能力培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琳.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体育类高职院校游泳必修课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23):150-151.
[2]王立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体育类高职院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体育时空,2016 (21):100.
[3]高校游泳课程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探索[J].王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 (11):11-15.
作者简介:林长青(1979-),男,汉族,福建莆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