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2019-10-21袁建会
袁建会
摘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孩子自信心不足、日常口语交际训练缺失,是影响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欠缺的问题,积极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对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不应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划出一条明显的界限,以此来区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但每每外出参加教育培训,我们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間尚存在一道很大的鸿沟,就语文素养而言,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光体现在阅读、写作方面,在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方面格外的明显。和城市地区的孩子比,农村孩子在公众面前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格外普遍。出现这样的现象源于几个因素:一是农村孩子在口语表达方面自信心不足,以至于“不敢说”;二是农村基础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不足,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以至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因此“不会说”。这就要求农村初中语文的教育,应当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农村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影响农村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提升的因素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基础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而就农村基础教育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教学水平不高一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而言,影响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提升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1、农村孩子自信心不足
对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培养而言,自信心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而农村孩子之所以不敢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自信心不足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正是因为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导致本来有满腹经纶却无从说起。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村孩子的自信心不足呢?笔者认为:农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其在知识、阅历、见识等方面都相对薄弱。例如,城市地区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旅游,见识外面的社会;而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却比较欠缺;同时,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相对粗放,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引导作用不足。并且很多农村父母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也难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训练,最终导致农村孩子在语言交际方面存在严重的自信心不足现象。
2、口语交际和表达训练缺失
一项能力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与锻炼。因此,在农村基础教育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训练。语文作文基础教育中一门兼具工具性、人文性的综合性学科,承载着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责任。而在农村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正是因为日常的口语交际训练缺失,使得农村孩子缺失了很多交际和表达的机会,更缺失了在公众面前演讲、表达自我的机会。这种机会的缺失,使得农村孩子因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而出现能力不足、信心不足的现象。因此,要想不断提高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强化口语交际训练是唯一的出路。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孩子在口语交际和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强化对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训练,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
1、给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机会
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给学生搭建“说”的平台,让口语交际和表达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效地改变学生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例如,笔者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通过“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开展,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说”的机会。课前三分钟活动很简单,即在每堂课的前三分钟,按照座位顺序轮流,由1-2名学生站在讲台上“说”:“说”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新闻播报、诗歌朗诵、将故事、演讲等。在刚开始举办活动时,学生可以带着稿子上台,消除学生在“说”过程中的紧张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已经完全习惯了这样的训练方式,教师则开始鼓励学生不带稿上台。这种人人都有发言机会的常态化训练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同时还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训练的一个最佳途径。在课前三分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针对一些比较内向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表扬和肯定,通过正激励的方式,树立学生交际和表达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
2、开展专项化的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学科在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方面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语文学科在口语交际训练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开展语言交际训练,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口语交际训练融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语文的词汇教学、古诗词教学、散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朗读、朗诵,培养学生语感;在课堂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课堂提问,构建互动式的语文教学课堂,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其次,开展专项化的语言训练活动,如普通话训练,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发音,提高学生音准。尤其是在语文朗诵活动中,教师更要指导学生朗诵的技巧、方法。此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语言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借助这些语言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欠缺的现状,积极开展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安生.农村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究[J].文教资料,201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