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给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9-10-21国秀娟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疗效

国秀娟

【摘 要】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4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B组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听力恢复、鼓膜愈合、积液消失及耳鸣耳闷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症状,促进患者康复,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068-02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咽鼓管功能障碍疾病,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1]。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作为其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促使咽鼓管管腔扩张,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2]。本次研究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试验对象,观察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措施的疗效差异,探讨适合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74例患者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组,每组37例。A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16~47岁,平均(37.6±4.5)岁;病程3~17个月,平均(11.3±4.2)个月;B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16~49岁,平均(37.9±4.6)岁;病程3~18个月,平均(11.7±4.3)个月。研究纳入对象均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都自愿参与研究。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肾、肝功能障碍,或未接受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A组采用鼓膜置管手术治疗,采取局部麻醉,在鼓膜前下方做弧形切口,彻底吸净鼓室分泌物,在鼓膜切口处放置T型中耳通风管。B组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采取局部麻醉,采用1:1000肾上腺素收缩鼻腔,维持5min,用鼻腔镜检查鼻腔情况后。将导管从咽鼓管鼻咽口处置入,并导入导丝,加压打胀球囊,加至10atm,保持2min后再用水泵减压,通过负压吸引,退出导丝、球囊,将分泌物吸出。无异常情况,即可结束手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耳鸣耳闷消失时间、积液消失时间、鼓膜愈合时间、听力恢复时间、治疗总有效率。

1.4疗效评价标准

(1)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2)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咽鼓管、听力功能恢复超过50%;(3)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咽鼓管、听力功能恢复正常。

1.5统计学原理

研究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差异用x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观察

B组患者耳鸣耳闷、积液消失、鼓膜愈合和听力恢复时间明显比A组患者短,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中发病率较高的病症,主要临床特征为中耳积液、听力水平下降,作为非化脓性耳炎,患者发病后通常以耳鸣耳闷、耳痛和听力减退为症状表现,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可导致患者的听力进一步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耳聋,对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3]。由于分泌性中耳炎致病原因较为复杂,且病情反复不愈,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加大。因此,加强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研究,成为了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临床上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为外科手术,常用的手术方式除鼓膜置管术外,还包括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由于鼓膜置管术后不良反应较多,且复发率较高,手术预后不理想[4]。但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能有效避免上述的问题,因此,在临床上逐渐取代了鼓膜置管术,成为了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治疗方式。本次研究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患者不同的手术治疗措施,结果显示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鼓膜置管术的A组,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果表明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患者术后再次复发,具有较高的手术治疗效果。一方面是因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属于微创手术,简单易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5]。另一方面,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能促使咽鼓管功能恢复,扩大狭窄、阻塞区域,避免鼓室内流入咽鼻部液体,可明显减少积液,提高整体的手术疗效。

综上所述,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与治疗安全性,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彭檀.介入球囊扩张咽鼓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37(03):277-279.

[2] 李宏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5):162-164.

[3] 谢志雄,罗天飞,李卫红,何植洲.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06):793-794.

[4] 何本超,徐必生,鄢勤文,胡晶,操金华,秦亮,王宇.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0):97-99.

[5] 戴炳译,关兵,于爱民,陈骋,严齐,王茂华.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7,15(06):679-684.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