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与CT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

2019-10-21唐秀秀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髋部股骨

唐秀秀

【摘 要】目的:分析X线与CT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进行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的准确率和判断骨皮质连续性、骨折块数量以及骨折稳定性的效果。结果:X线检查准确率为67.34%、CT检查准确率为85.71%,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X线检查骨折块(2.55±0.32)块、CT检查骨折块(3.57±0.42)块,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X线检查骨皮质连续和骨折稳定性准确人数均低于CT检查,P<0.05。结论:CT检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准确率高于X线,能够提高骨折块数、皮质连续性、骨折端性质方面的判断,也可以更加真实的反应出骨折的情况,在临床应用时可优先推广。

【关键字】X线;CT;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02-01

股骨粗隆间骨折指的是髋关节囊外到小转子之间的区域,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对患者采用牢固的内固定可以促进骨折恢复。但是术前需要精确的影像学诊断来帮助医生判断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1]。过去临床多采用X线检查,但是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位置特殊,容易出现重叠,仅使用X线检查无法全面反应出骨折的信心,所以漏诊率相对较高[2]。螺旋CT能够真实的反应出骨折的精确信息,经过三维重建术后可以还原骨折的立体面和比邻组织的关系结构。为了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进行研究,现将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进行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63.58±5.49)岁。其中右侧骨折患者22例、左侧骨折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因车祸、摔伤等暴力性外伤造成的骨折,術前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股骨头坏死、既往手术史、髋关节畸形、股骨颈骨折和先天性髋关节畸形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本次研究。

1.2研究方法

X线拍摄患者取仰卧位,将健侧下肢伸直,患侧内旋15°,拍摄髋关节前后位。CT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内旋15°,使用高清扫描,扫描范围髂前上棘至股骨中段。扫描结束后使用工作站多平面窗口进行重组成像,通过3D窗口进行三维重建。由两位具有资深经验的影像师阅片。

1.3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表格,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及四位分数M(QR)表示,采用Students test进行检验,使用分类数据使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软件结果显示P<0.05则代表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对比情况

X线检查准确率为67.34%、CT检查准确率为85.71%,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2.2两种检查方式的骨折块数观察情况

X线检查骨折块(2.55±0.32)块、CT检查骨折块(3.57±0.42)块,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t=13.5223。

2.3两种检查方式的骨皮质连续性对比情况

手术过程中观察实际骨皮质连续人数8例、不连续41例。X线检查中骨皮质连续人数20例、不连续人数29例;CT检查骨皮质连续人数10例、不连续人数39例,P<0.05,x2=4.8039。

2.4两种检查方式骨折稳定性对比情况

手术过程中观察实际稳定性骨折15例、不稳定性骨折34例。X线检查稳定性骨折26例、不稳定性骨折23例,CT检查稳定性骨折16例、不稳定性骨折33例,P<0.05,x2=4.1667。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根据临床统计发现,股骨粗隆间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类型中的1.4%,特别易发生在老年人群中[3]。随着近些年来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迅猛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在不断的延长,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国外统计发现,美国每年约有25万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且预计到2025年该骨折类型会占髋部骨折中的37%。股骨粗隆间骨折指的是髋关节囊外到小转子之间的区域发生骨折,是一种关节囊外骨折[4]。1949年国外学者Evans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首次进行分类,他认为骨折稳定性的决定因素主要是股骨后内侧的小粗隆,而手术治疗应该尽量恢复此后内侧皮质的连续性,同时认为通过对患者进行手术复位以及固定股骨后内侧小粗隆也是改善治疗后关节稳定的重要方式。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包括穿丁字鞋、患肢牵引等方式,但是需要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并制度,这对于高龄患者而言非常容易产生大量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5]。所以临床上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普遍认识是只要患者的身体条件允许,应尽快接受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恢复骨折端的解剖位置,并辅以坚强的内固定,术后指导患者尽早开始功能锻炼,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骨折早期的局部软组织有明确的结构,与骨折块关联的肌肉组织也不会萎缩,比较适合手术,但是选择哪种方式手术对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更有利是临床考虑的重点问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判断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影像学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过去的影像学检查主要X线为主,但是有明显的缺陷。通过X线检查仅能通过髋关节前后位片,但是由于髋关节自身结构重叠,所以没办法客观的反应出骨折情况。但是采用CT重建术检查后,由于图像接受了三维重建,能够将骨折位置的细节以多角度的形式展现,全方位恢复了解剖结构,有利于医生对骨折位置进行客观的判断。此外,通过CT检查获得的图像分辨率更高,能够清晰的显示骨皮质、骨小梁和骨密度,从而极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骨折的位置、数量、骨皮质是否连续以及骨折端的稳定,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手术方式,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外科手术的选择主要依靠Evans分型,实际上就是依靠X线进行分型的。髋部X线片属于静态透照,拍摄结果只能反映出髋部骨折后的骨折状况,但是髋部前面的骨质会挡住后方的粗隆嵴,以至于成像中无法清晰的显示粗隆嵴的情况,容易出现部分不稳定性骨折误诊为稳定型骨折,进而出现手术方式选择不佳的情况。通过CT扫描后三维重建,能够全方位的观察骨折端的变化,还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角度,清晰的显示髋部后方的粗隆嵴冠状位的骨折情况和数量,还可以看清骨折线的走向方向,从而判断皮质的连续性。武建超,师政伟,李吉鹏[6]等人的研究中显示,X线判断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准确率为62.36%,CT为85.46%,P<0.05;周国进,曾有文,钟声涛[7]等人的研究结果:X线检查骨折塊(2.43±0.56)块、CT检查骨折块(3.66±0.89)块,P<0.05;通过本次研究中也可以看出,X线检查准确率为67.34%、CT检查准确率为85.71%,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X线检查骨折块(2.55±0.32)块、CT检查骨折块(3.57±0.42)块,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X线检查骨皮质连续和骨折稳定性准确人数均低于CT检查,P<0.05。与上述文献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进一步说明CT在判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折块数、皮质连续性、骨折端性质方面的优势要高于

X线。

综上所述,CT检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准确率高于X线,能够提高骨折块数、皮质连续性、骨折端性质方面的判断,也可以更加真实的反应出骨折的情况,在临床应用时可优先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苏津.X线与CT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3):608-610.

[2] 崔凤金.CT三维重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3):60-63.

[3] 宋长利,夏楠.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123-125.

[4] 赵传喜,陈国健,刘文刚,等.股骨颈骨折的影像诊断中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的价值分析[J].

中国数字医学,2019,14(6):54-56.

[5] 陈森,方洪松,金志辉,等.抗骨质疏松治疗在老年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5):433-435.

[6] 武建超,师政伟,李吉鹏,等.股骨粗隆间骨折外侧壁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12):1605-1610.

[7] 周国进,曾有文,钟声涛.大粗隆重建加翻修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7,22(3):241-243.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髋部股骨
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在促进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于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效果分析
营养支持下加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互联网全息位置地图迭加协议与建模制图技术
品析“飞利浦公司”基于单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专利
无人机影像在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