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体会

2019-10-21王宁徐娟谢慧黄苑杨璐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围手术期护理

王宁 徐娟 谢慧 黄苑 杨璐

【摘  要】目的:分析对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要点,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骨科患者手术患者计84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要点,并分析预防效果。结果:该847例骨科手术患者中感染率为2.01%,包括上肢17.65%,脊柱23.53%,膝关节5.88%,髋、股骨35.29%,胫腓骨5.88%,脚踝5.88%,足部5.88%。感染时间1周内构成比为5.88%,1~2周为11.76%,2~3周29.41%,3~4周为52.94%。结论:对骨科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感染率,为此必须加强手术室管理,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加强病房管理工作,以此实现对切口感染的有效预防。

【关键词】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180-01

骨科患者由于發病突然,故在创伤位置的保护上并不理想,本身存在诱发感染的风险,而再加上手术为侵入式治疗方案,故术后常发生切口感染的问题,不光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也会危及其生命安全,且容易造成其对医院的不信任感,不利于后期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加强切口感染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1]。为探究有效的预防切口感染方案,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相关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骨科患者手术患者计84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847例患者中包括男572例,男275例,年龄18~82岁,均数(43.7±5.2)岁。纳入患者年龄在18~75区间,均采用手术方案治疗,并在围手术其进行切口感染预防工作。

1.2方法

所有骨折手术患者均从整个围手术期开展切口感染的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2.1术前护理

考虑患者普遍为突然创伤,心理上难以适应,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治疗与护理配合度的提升,故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利用规劝与讲解,引导患者正视自身病情,并以成功治愈的案例给以其康复的信心,并尽量避免探访,另外讲解正确取尿取粪的方法,避免后期由于排泄脏污而引发切口感染[2]。还需要叮嘱患者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感冒、劳累,同时切忌对伤口自行处理,常见如挤压、按摩等。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则需要做好血糖、血压等的控制,将其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如患者存在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必须叮嘱其戒除,以免影响细小血管的恢复[2]。对于女性患者,如果为特殊生理时期,则需要在月经干净后3d方可进行手术。术前还需要做包备皮工作,彻底完成对手术切口以及附近皮肤污染的清洁,在除去毛发时,应尽量不损伤皮肤,还需做好对患者的评估工作,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其免疫能力。

1.2.2术中护理

必须做好对各种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审核工作,确保手术仪器的无菌性。还需要做好对手术情况的预估,如果手术时间较长,则需要尽可能安排在第一台,减少由于接台而引发感染的几率,同时也需要做好护理配合工作,及时做好对手术过程中变化的应对,并通过术前讨论,提高配合效果,尽可能缩短手术的时间。

1.2.3术后护理

术后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遵循无菌原则,需要先使用酒精凝胶等快速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尤其在跟换手术切口位置敷料时更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并严格按照换药的流程开展护理工作[3]。术后还需要确保引流管的通常,做好固定工作,维持负压状态,并尽早拔除引流管。还需做好环境护理工作,病房需要每天以紫外线照射,并开窗通风,对于病房设施应定期以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床单被褥也需要以含氯消毒液浸泡1h后清洗,并维持病房内空气净化机24h开机的装填。另外还需要严格做好对病房人员流动的限制工作,并加强对患者切口的观察,如果出现早期炎症表现,可适当拆线,以改善血液循环,并遵医嘱给以抗生素干预。

2 结果

该847例骨科手术患者中感染率为2.01%(17/847),包括上肢17.65%(3/17),脊柱23.53%(4/17),膝关节5.88%(1/17),髋、股骨35.29%(6/17),胫腓骨5.88%(1/17),脚踝5.88%(1/17),足部5.88%(1/17)。感染时间1周内构成比为5.88%(1/17),1~2周为11.76%(2/17),2~3周29.41%(5/17),3~4周为52.94%(9/17)。

3 讨论

骨科患者由于侵入式手术治疗方案,切口较大,术后很容易出现感染问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故必须在抗感染用药的基础上,做好护理工作。而本次研究中,髋、股骨手术后感染率较高,原因是因为该位置手术切口普遍较深,且术式复杂程度高,术中由于切口长时间暴露,很容易造成牵拉位置的损伤,进而容易出现感染问题。而在感染发生的时间上,研究结果表明,术后住院的时间越长,感染的几率也就越高,考虑为切口感染与皮肤面层的细菌数量、切口中的细菌数量以及伤口暴露的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术后住院时间越长,接触感染源的几率也就越高,继而容易出现切口感染问题。为此,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必须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术前必须加强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度,并做好手术准备,术中也需要加强配合,减少手术暴露的时间,术后则需要做好各项防感染措施,还需要从院感控制的角度入手,加强病房环境的管理,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规范护理行为,并控制好病房中的人流量,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降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几率,保障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倩.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35):204-205.

[2] 朱莹侠.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236-237.

[3] 张静.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23):260-261.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