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9-10-21陈凤莉
陈凤莉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11-01
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是靠教授讲清楚,还是靠学生想清楚?这涉及到数学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这个问题在数学研究的范围内各个学派众说不一,就数学学习的现代化研究而言,其最主要的成果是“建构主义”学习观,这种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建构过程。我们不能期望单纯通过“传授”而使学生真正获得数学知识。与此相反,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数学学习过程的再创造性质。
从数学学科和特点看,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人类对数学长期探索的结果。学习这些知识,不是简单的吸收,而是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这个转化,认知学派称之为“建构”。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称之为“再创造”。弗氏反复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通过学生本人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同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智慧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有的结论灌输给学生。不论什么说法,其实质就是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付出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结论时所曾经付出的大体相同的智力代价,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
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应着眼足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我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体会的:
1.造问题情境中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
所谓问题,是“人认识的已知部分与被认识的未知部分的距离”,是“疑难和矛盾”,是一种设有直接明确的方法和途径可遵守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提供新知识的现实背景,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形成教学活动氛围。如教学“整除”概念时,让学生在10个方格里涂颜色,要求每种颜色方格的个数相同,讨论有几种涂法,学生边涂色,边填表:
2.在智力活动的连接处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学习掌握某一知識技能时,原来已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已不适应新的知识,而必须形成和具有一种新的智力活动方式。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其特征的概括区别于能被2、5整除的特征概括,探讨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就要抓住把学生的思维方向从“个位”向“各个数位上的和”转移这个核心问题。先出示:
21 42 63 84 15 36 57 78 99
11 32 53 74 95 26 47 68 89
利用学生原有“整除”的知识,从个位上是1—9的18个数中区分能被3整除的数(上行)和不能被3整除的数(下行),从而克服从“个位”找能被整除数的特征的思维定势。
3.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
学习小学数学的主体是6—12岁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并正在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还含有动作思维的成分。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直观和想象能力。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加强思维方式的训练,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伴随着观察和思考过程,展开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些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探索数学问题的思路,在数学思维中最精彩、最生动、最活泼的部分就会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同学们自己拿出15根小棒,让学生自己来分,要求每份的根数一眼多,有哪几种分法?通过自己动手来分小棒,得出算式分成两类:15÷3=5、
15÷5=3、15÷2=7…1、15÷7=2…1、15÷6=2…3;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余数的除法,并概括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结论。
4.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发散思维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更谈不上思维的求异和创新。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探索问题的解答方法,产生尽可能多、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策略。把学生思维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引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强化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和思考,使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增强思维的密度,使学生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教无定法,教有新法,就其数学发展本身而言,数学教学就是开发、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学生以思维的方式去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锻炼,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师的任务,在数学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的新课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接班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力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创造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