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思考

2019-10-21赵玮

锦绣·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民族团结高校教育

赵玮

摘 要: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求和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需要重视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才培养,思想教育是根本,将积极思想教育理念贯彻高校教育全过程,才能实现全方位育人,实现我国高校发展新局面。本文以近期中国建设发展新形势、新主张、新思想为研究内容,主要探究在建国70周年之际,在我国民族团结、十九大精神等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学生应该培养怎样的思想政治意识,并结合学生工作,对当前高校思想教育的开展做出分析思考,以为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参考及经验。

关键词:民族团结;高校教育;思政工作

在祖国建国7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习近平于2019年9月20日召开的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总结中国建国70年发展历程和国家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民族团结、中国建设中人民凝聚力的作用,以及坚持十九大精神等内容作出了新的诠释。而立足近期一系列重要会议中党和国家关于中国建设发展与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也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启示,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在国家新形势和新时代发展需求下,强化高校思想教育中民族团结、时代责任精神、党的思想战略方針贯彻,对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适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时代要求

在高校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内涵和科学意义,在培养学生对党的信心、对奉献奋斗建设祖国思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促进团结凝聚精神在高校落实

其次,在高校开展思想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能够借助思想教育力量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塑造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建设的热情和热爱,并且形成团结互助的民族凝聚精神,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方向及内容分析

立足近期我国在建国70周年之际面对的一系列新的国家发展形势,中国梦实现战略,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战略、思想要求等内容给我们极大的启示,而这些与时俱进的新形势思想内容,将为我国高校思想教育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基础。深度挖掘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上对人才思想的要求,理解当前中国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及思政教育更好的发展。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基础

在我国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做到“坚定不移”,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最根本的要求,也是高校学生工作及思政教育开展的基础。我国作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以及政治协商制度国家,实现国家人心凝聚力和建设发展战线的统一,就要重视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将这一思想扎根于高校教育中,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成为高校学生自我督促与自我提升的动力 [1]。

(二)重视民族团结凝聚思想的教育渗透

民族团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而新时代中国只有贯彻和发扬这一重要性精神,才能借民族凝聚力实现国家的不断繁荣富强。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和思政教育实施也应该在党的思想引导下,认识到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接班人,高校学生要能积极面对学习成长中的意见和批评,不断提升自身的团结性和民族凝聚力,用自己的先进思想为民族团结做贡献。

(三)强化责任担当下坚定初心和历史使命

肩负起社会责任,将国家繁荣富强发展作为自身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是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为民尽责的情怀,坚定不忘初心,主动承担好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发挥个人力量,在未来承担国家各项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为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而奋斗,应该成为每个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和创新工作中的核心思想和源动力。

三、新形势下关于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优化的思考与建议

着眼于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根本目标和要求,我们应该挖掘和思考学习党的最新精神内容对高校学生思想进步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新时代思想教育的思路和新方向,关于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和优化。

(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作为教育指导精神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坚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在党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念、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一系列国家新时代发展思想中坚定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学习主动意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基于历史观和大局观理解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家建设中发挥自己正能量精神,才能成为更好的时代接班人,为祖国发展助力[2]。

(二)强化教学中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和学生政治思想凝聚力

中国建国70年蓬勃发展,是在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和各民族各界认识统一共识与共同努力下才实现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道路上,高校思想教育教学需要积极贯彻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求同存异、思想统一、聚同化异、携手奋斗,才能创造自己更好的未来发展和祖国更富强繁荣昌盛的明天,深度激发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凝聚力,实现学生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和主动性的增强。

(三)思想教育主线功能强化下激发学生爱国责任心

高校思想教育的主线功能是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助力学生发现人生的意义,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高校学生工作开展和思政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促进高校学生对自身在新时代祖国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贡献力量与承担的责任进行思考,让广大学生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能够更积极承担爱国责任心,端正自己的价值取向,塑造学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更好的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创新和奋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思想政策和战略方针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认真思考关于民族团结、时代责任等方面的思想内容,并将其贯彻进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将能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学水平攀升新高度。

参考文献

[1]杨怡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现代交际,2017(13):106-106.

[2]毛健萍.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8):140-141+145.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民族团结高校教育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