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间口述文学的搜集与整理

2019-10-21沈静

写真地理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整理民间

沈静

摘要:民间口述文学是民俗研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而本次研究则对民间口述文学的搜集与整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展开了探讨分析,旨在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民间;口述文学;搜集;整理

一、前言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一种民间口头语言艺术。搜集整理好民间日头文学、特别是民间故事,让这种文学品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财富流传于世,是一件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工作。

二、民间口述文学搜集与整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发展差距

由于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文化发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贫富、城乡差距的逐渐加大。城市居民的消费情况较为稳定,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以及农业转移人口成为了当地消费的主要群体[1]。与此同时,因传统文化以及少数民族噱头的吸引力,使得越来越多人将去县城进行旅游,而消费人群也会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对此,城镇化建设刻不容缓。但是,县城仍然因为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象,导致其当地口述文学只有在小的范围内发展,而无法被快速发展的城市所接受。并且在一些偏远山村,因为人们的温饱已经成为问题,其也不会再有心思去欣赏口述文学文化所带给他们身心的愉悦性。

(二)口述文学热爱程度存在区域性

对于口述文学而言,其区域性特别明显,因此在热爱口述文学的区域内,还是由当地人民为主,因为其能够很好地了解到县城口述文学传承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但对于其他区域的人们而言,县城口述文学在其眼中仅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或者说是民族的一种代表特别,根本不会对其产生任何的热爱,因此导致民间口述文学的发展受到了限制[2]。

(三)宣传力度小

在县城仍然还存在着当地政府对于民间口述文学搜集与整理宣传力度小,且其对于大众媒体的挖掘力较小,没有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网络等多种途径来对县城口述文学进行推广与宣传,因此导致县城口述文学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价值无法被更多的人了解,其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推动民间口述文学发展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口述文学继承规定

为进一步发展民间口述文学,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与机构,如技术楼员会、宣传委员会、设施设备委员会,还要相对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发展继承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为根本任务,提高国民素质,为人民群众带来多元化的健身娱乐项目而奋斗[3]。按照国家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要求,不断探索出符合社会化、科学化和产业化的新型名族传统文化的道路。要建立口述文学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构;要与国家发扬和继承名族文化的基本方针政策符合;要进一步开发、挖掘、整理口述文学的表演形式;要扩大宣传,加强与外界交流,体现口述文学的民族性、传统性和继承性。

(二)将口述文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

在现代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当中,旅游与反贫困已经成为其所关注的焦点性问题。而旅游业的发展可带动当地文化发展,进而使得当地贫困率下降。对此,在县城,可根据成功的案例来对当地旅游业进行改进与完善,以保证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例如,湘西土家族所制定的“湘援游”项目,其便是通过所制定的旅游项目来吸引大量的游客,进而从旅游业中所获得的利益中帮助当地儿童读书。而县城也可利用援助经济的方式来带动当地文化发展,为失学儿童提供上学机会,为失业人员提供工作机会,保障居民根本生活,也使得口述文学文化得到发展。与此同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口述文学文化得到了宣扬,也帮助当地居民了解到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进而推动人与自然高度统一局面的形成[4]。

(三)加大对口述文学的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措施进行宣传,扩展电视、新闻、广告、报纸等多家媒体的报道渠道,努力做好适时新闻,做到关于口述文学的事事有报道,时时有宣传,件件有文章。加强与外界交流,派遣团队出县出省进行表演和交流,多学习外界新鲜事物,用于改善和创新口述文学项目。有利于加强与外界联系,增进友谊,为口述文学打好走出县、省的基础。口述文学具有浓厚的土家族的乡士文化气息,是土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口述文学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旅游产业开发融入口述文学表演,让农村旅游产业多元化,更具有乡士人情风味。

(四)将县城口述文学发展与国民生活相结合

将县城口述文学发展与国民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可以从当地人民入手,使其能够正确认知口述文学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作用,然后对其进行宣传以及扩大县城口述文学影响力的辐射范围,使得越来越多国民可以了解到口述文学,并为其发展与传承提供良好的依据[5]。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还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利用奖励机制的制定与完善来给当地手艺人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鼓励,以此来推动当地对口述文学传承的重视,加強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更多的人来学习口述文学这一门手艺,使其得到继承与发扬,并且可以流传到更多的地方。

结论

由上述内容可以得知,口述文学艺术属于口传语言民俗,在本文当中,主要对口述文学的艺术性与旅游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有效融合,以此来保障口述文学的宣传性与历史文化性能够得到继承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口述文学旅游进行一深入的开发与研究,对于当地文化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可明显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但是,在对其现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民间口述文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制定完善的口述文学继承规定、将口述文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加大对口述文学的宣传力度以及将县城口述文学发展与国民生活相结合,使得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进一步保护、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甘丽.新媒体时代的中越跨境民族民间文学传播[J].文学教育(下),2019(10):66-67.

[2]罗也.创作想象力与我们的遗产——从贵州民间文学说起[J].艺术评鉴,2019(18):26-27+37.

[3]金丹妮.民间口头叙事的表演互动与民俗认同——以民间文学戏剧节为例[J].现代交际,2019(18):77+76.

[4]李珉.民间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09):80-81.

[5]黄露莹.少数民族口述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法保护——以丽江纳西族口述文学作品保护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6):115-116+148.

猜你喜欢

整理民间
‘private’ parenting goes public
民间妙联撷趣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整理房间等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