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分析
2019-10-21朴春姬
朴春姬
摘 要: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表示我国农民将彻底摆脱传统农民的身份的束缚,开始向职业化的身份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图们市
图们市从2014年开始进行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到目前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分析图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并根据图们市存在的问题,提出图们市如何培育出农村需要的并且可以推进图们市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1.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较多,截至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著名学者朱启臻认为新型职业农民首先应该是农民。需要符合以下个条件:稳定的拥有一定数量生产性耕地的使用经营权;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其次还必须具备新型职业农民应有的特点:一是以市场为主体;二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三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较为系统的界定。
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指的是,以农业生产获利为主要收入来源、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经营管理技能较强、具备现代市场意识和风险决策能力的农业从业人员。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培育” 一词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2005年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到的是“培训”新型农民;2006年的《新农村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2007年十七大提出要“培育”新型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被明确的提出。培育与培训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培育具有培养和教育的意思,它不仅是强调技能的传递也是注重被培育者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所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实就是在一定的培育环境下,培育主体用不同的培育方式再借助培育的工具以及培育的信息技术,使得让农民可以掌握专业的农业知识、现代观念以及农业技能等内容,以有志愿从事农民职业的人为培育主体,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但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3.新型职业农民的类型
3.1生产经营型。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拥有一定的耕地、个人具备相应的农业生产技能、把农业作为个人的主要职业,以农业生产作为个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等。
3.2专业技能型。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个人具备相应的农业生产技能,在专业大户、合作社、农场、农企工作的农业生产劳动者,以此作为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雇员、工人等。
3.3社会服务型。社會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指以经营为目的的组织或个人,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此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拥有农业服务能力以及农业生产素质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有跨区作业农机手、村级动物防疫员、农产品经纪人、统防统治植保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4.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4.1丰富培育内容,满足农民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接受全面的农业教育,培育主体应针对新型职业农的需求,制定有丰富的、全面的培育内容。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知识,还需要了解基础的农业技术专业知识,实践操作的知识,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对于专家所教的技术更容易掌握和吸收。根据图们市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农业产业和龙头企业的需要,要把自身产业的特色突出出来,对农民的培育要有针对性,避免用灌输式的方法对农民进行教育,可以选在田间地头或者是农业劳动的第一线,这样更好的为图们市农民进行现场教学和技术指导。在充分调查农民所急需的知识后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在农闲时间为农民开展冬春农业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聘请农业院校不同专家来讲授不同的课程,让农民来自主选择自己所需的培训课程,使农民学了几天真正学到知识。
4.2充分利用资源,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农民始终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主角,使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够大大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效率。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的积极性,必须要使农民意识到并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因此,图们市农民一方面应该主动摆脱封闭保守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动融入丰富多彩的外部社会,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知识,来开阔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使自己抓住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机遇大干一场;另一方面,农民可以充分利用身边各种资源来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培育,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最终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知识型、专业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4.3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返乡创业
要多渠道充分发展农业,通过建立农村合作社与城市商场、超市的直供系统,消除中间环节,让农产品增收提价切实汇集在农民自身,杜绝“菜贱伤农,菜贵更伤农”让农业有利可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将其打造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领班人和致富带头人,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大力宣传农村发展的潜在机遇及优惠政策,塑造农业带头人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范围。
引导外出人口返乡创业,农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指引,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壁垒,解决好返乡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支持,项目设定,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倾斜,支持返乡创业人员,成才兴业。为外来农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之安心扎根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特别要注重引导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激发其对故土家乡的情怀,鼓励大学生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近几年图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课题的影响,还有一些潜在问题需要深入调查与分析,但因实际经济等问题的限制,没有充分深入研究该问题。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本人将努力扩充自身知识储备,继续保持对图们市和延边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关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过敏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上卷)》[M].郭大力,王亚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257-259.
[2]张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民培养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张珍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价格月刊》,2006(10):3-4.
[4]程伟,张红.国内有关职业农民研究的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