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对策探究

2019-10-21王嘉婕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病因分析神经内科

王嘉婕

【摘  要】目的:讨论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老年眩晕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找出病因,执行个体化方案治疗。结果:选取的患者中有7例患者为良性位置性眩晕,9例为前庭周围性眩晕,22例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2例为精神因素诱发眩晕。经过系统治疗后,患者中有30例达到显效标准,17例达到有效标准,3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94.00%。有1例患者出现脑血栓,没有患者出现猝死的情况。结论:神经内科老年眩晕的患者治疗时首先因找到病因,并进行临床分析,实施个体化方案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神经内科;老年眩晕;病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140-01

神经内科疾病主要是大脑,脊髓,四肢神经等出现障碍导致疾病,在发病后很容易出现眩晕的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自觉平衡感的障碍导致[1]。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的机能出现退化、老化等情况,因此眩晕的发病率比較高。在治疗中医生需要对发生眩晕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病因实行针对性的治疗,使用个体化的方案治疗,这对于提升治疗有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中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老年眩晕的患者50例,根据眩晕原因的不同执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经过细致的临床检查,并进行个体化方案治疗。其中,有女性患者22例,男性28例,平均年龄为68.9岁。选取的患者中有21例患者合并高血脂,29例患者合并高血压,9例患者合并糖尿病。选取的患者均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恶心,头颈部疼痛等症状。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需要对血糖,血压,血脂进行检测,并检查患者心电图的情况,进行TCD,CT检查等多项检查,医生要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是否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情况,并对导致患者眩晕的病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根据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等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对于病情比较危急的患者,使用异丙嗪药物治疗,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每次使用25-50mg。对于间隙性发病的患者,可使用西比灵口服液,通过口服的方法治疗,每次使用10mg,每天使用1次。使用脉络宁治疗,通过静脉点滴的方法治疗,每次使用20毫升,每天使用1次。使用阿司匹林肠溶液进行治疗,每次使用75毫克,每天使用1次。

1.3观察标准  观察神经内科老年眩晕的患者的病因分析,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疗效判断标准: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的症状完全小时,并且经过1个月的随访后,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定义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的症状出现好转情况,并且经过1个月的随访后,患者偶尔出现复发的情况,定义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症状没有出现改善,在用药期间,患者经常频繁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定义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本文中出现的数据,其中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表示。

2 结果

2.1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经过全面的检查分析,在选取的5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由于良性位置性眩晕,有22例患者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9例患者为前庭周围性眩晕,有12例患者为精神因素诱发眩晕。

2.2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治疗效果  经过个体化方案的治疗后,患者中有30例达到显效的标准,有17例达到有效的标准,有3例没有达到有效的标准,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94.00%。

2.3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治疗的并发症的情况  经过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脑血栓,没有患者出现猝死的情况,整体并发症情况良好。

3 讨论

神经内科疾病主要包括脑血管疾病,脑部的炎性疾病,还有脊髓方面的疾病等,在发病后患者很容易出现眩晕的情况[2]。神经内科中老年眩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良性位置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精神因素诱发眩晕等导致的。其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导致眩晕的概率最高,在发生眩晕后,还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并且具有发生脑卒中的危险。精神因素诱发眩晕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还会出现失眠,乏力等症状。患者进入医院后,需要对血糖,血压,血脂进行检测,还需要检测心电图的情况,进行TCD,CT等检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从而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本文中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老年眩晕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进行分析,找出病因,并进行个体化方案治疗。通过研究发现,选取的患者中有7例为良性位置性眩晕,9例为前庭周围性眩晕,22例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2例为精神因素诱发眩晕。治疗后,有30例达到显效标准,17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有效率达94.00%。有1例患者出现脑血栓,没有患者出现猝死情况。岳宇峰等[3]研究的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观察中结果与本文相似。

综上,在神经内科老年眩晕的患者治疗中找出病因,并进行详细的临床分析,实行个体化方案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晓旭,冯月宇. 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7):116.

[2] 周爱玲.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证候聚类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

[3] 岳宇峰. 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9):100-101.

猜你喜欢

病因分析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母兔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防制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