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之我见(1)
2019-10-21张媛
张媛
摘 要:本文中的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重点从具体的教学效果而言,即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实效性以及有效性,并分别从合作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法,进行简要介绍,在为学生创设具有自主性、实践性以及趣味性课堂教学氛围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教學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部分化学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上,忽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加之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性,从而导致整体的高中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应转变原有的错误观念,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相关问题的创设,从而构建出属于学生的高中化学课堂,提升整体的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运用合作教学法,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任务,也可以创设组间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热情,从而双管齐下,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金属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运用合作法进行授课,让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化学知识,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第一点,划分小组。教师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在保证各个小组实力均等的情况下,让每个小组中有不同的成绩层和性格的学生,从而为小组合作的高效开展奠定条件。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你如何通过实验现象,说明钠出现“浮”“融”“响”“红”“游”的原因?第三点,实施引导。为了保证实验的高效和安全进行,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实验动态,并适时地对学生的实验思维进行引导,比如,教师建议学生取用豌豆大小的钠,从而保证实验的安全与效果。第四点,展示成果。给教师印象最深是小陈小组的回答。小陈说:“‘浮是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游是在反应的过程中,产生气泡,气泡推动钠的游动。‘响是因为氢气与空气混合,加之此反应会产生相应的热量,因而会出现爆炸现象。‘融是因为钠比水的熔点低。‘红则是在钠与水的反应中,产生了氢氧化钠。我们滴入酚酞溶液,烧杯中的溶液变浑浊。”
二、使用实践教学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正确化学学习观念,并运用实践的方式,证明课本内容的正确与否,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讲授“几种重要的非金属”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亲自验证课本内容的正确与否,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时效性。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展示现象。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铝箔纸在燃烧后不能再次点燃的状况,并适时地询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燃烧后的铝箔纸不能被再次点燃?你们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试验验证!”第二点,巡场观察。教师进行巡场观察,并实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步骤,从而保证整体试验教学的高效性。第三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实践结束后,教师对学生提问。小陈积极地举手说:“我用打火机反复点燃烧后的铝箔纸,以及运用点燃的铝箔纸,想要引燃燃烧后的铝箔纸,均未成功。这说明燃烧后的铝箔纸的熔点比之前高。”
三、巧用情境教学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验现象是化学最美丽的外衣。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化学现象,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化学现象,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水下发光实验,让学生探究此实验发生的原因,并适时地让学生从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发生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思考,提升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教师会鼓励学生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提升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开课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在实验室做的水下发光实验,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同学们,你们可以从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水下发光的原因!”其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陈的回答。他说:“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发生反应,会生成七氧化二锰。七氧化二锰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还原氧化能力,且与碳元素反应,会发生爆炸。而这也是水下发光的原因。”
总而言之,在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化学特点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化学教学内容,并构建与教学法和学生认知之间的连接,让学生真正地受到化学的吸引,从而走入化学世界中,并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验,逐步提升化学学习能力,提升整体的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冬兰.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学周刊.2016(30).
[2]冉彩霞.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农家参谋.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