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2019-10-21吴腾辉马航通李佳儒陈海朝
吴腾辉 马航通 李佳儒 陈海朝
摘要:通过对高职学生在智能手机方面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包括对手机使用时长、常用智能手机软件等,研究智能手机对高职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影响,从而提出高职学生在手机使用方面的建议、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方面纳入智能手机的建议和措施、教学管理者在管理和制度制定方面的建议。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教师的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智能手机、教育教学、教育管理
1 背景
现在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使用手机的现象,这些手机除了基本的通讯功能,还有学习工具,娱乐工具等,许多学生沉迷于手机娱乐,若不加节制的使用,将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由于学生的不能良好利用手机。有些学校强制手机的使用,是为了学生学习风气与学习专心。
大学生使用手机,方便通讯,能及时与父母、同学、老师交流。大部分手机功能多,如电子词典,网页浏览等。这些功能如果同学们能够正确地利用,会有很大的帮助。而手机使用不当或是过度使用,必然是有弊处的。把手机当成娱乐工具,无心学习,上课玩手机,夜里不按时睡觉。
2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2.1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手机媒体拓展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手机媒体没有出现之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传统媒体再加以宣传引导这样一种模式。新媒体尤其是手机媒体的出现则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宽了途径。根据调查有44.9%的同学将手机媒体上发布的有关天文地理、生活常识、社会新闻等收集起来增加知识、充实头脑,39.9%的同学将这些知识转发到朋友圈给朋友看或者以备自己学习使用,只有15.2%的同学使用手机媒体是为了休闲娱乐、打发时间,以及离不开手机媒体本身自带的信息发布功能。有68.1%的同学认为手机媒体对他们的学习影响很大,因为在学校看不了电视,大部分热点新闻都是从手机媒体上获得,它将老师上课所授的理论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有利于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可见手机媒体带给大学生的不仅仅是沟通交流的便利,更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了平臺。
(2)手机媒体提高了责任教育的时效性
大学生的责任教育工作应跟上时代要求,更加具有时效性。手机媒体的出现恰恰给责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教育形式,提高了责任教育的时效性。借助于手机媒体,教育者可以根据刚刚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展开适时的责任教育。调查发现,在中日关系紧张时,手机媒体朋友圈中发布相关抵制日货的行为时,21.7%的同学认为国产商品无论从外观、性能、质量都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必须购买日货;64.5%的同学则表示该产品国产货中没有可以替代的,而又是自己需要的,可以购买日货;13.8%的同学表示坚决不买,看完报道后很气愤,即使自己需要,也不购买日货,可见大部分同学都具有较为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教育工作者在此时能够适时地借助手机媒体加以引导,那么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行为将会产生比课堂说教更为深刻的影响。
(3)手机媒体提高了责任教育的导向力
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其认识的提升,它的使用将会提高责任教育的导向力。责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最终促进责任行为的形成。
在涉及“您认为手机媒体中的社会舆论是否会影响您的判断?”时,有68.8%的同学选择会受影响,可见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责任认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手机媒体所发布的信息无论是有益信息还是恶意信息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责任认知。
责任情感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有重要影响。为了考察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责任情感的影响,设置了“手机媒体上发布一个网上祭英烈的链接,你会进入该网站进行祭祀活动么?”这样一个选项,有54.3%的大学生选择会进入网站参加活动,有37.7%的学生选择会偶尔参加,也有14.5%的学生选择不会参加。可见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责任情感有着一定的影响。
责任教育行为融合了责任教育认识、责任教育情感,是他们的外部表现,是衡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志。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是根据他表白他自己的看法而是看他的行动。在问及“假如手机媒体上的一个爱心团体现组织招募志愿者,举办一些公益活动,您是否会参加?”时,有27.5%的大学生选择会参加,66.7%的学生选择可能会参加,只有5.8%的学生选择不会参加。虽然选择用行动参与社会活动的学生仅1/4强,但是相比较于学校通过宣传的形式招募志愿者的情况而言,已经甚是可观。可见,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责任行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综上所述,手机媒体发布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提高了责任教育的导向力。因此,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这一功能来进行大学生的责任教育。
2.2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手机媒体是一种开放性的传播工具,其传递的信息量大,范围广,既有积极进步的,又有暴力、色情、迷信等消极的,甚至有危及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存在,这些信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极易使他们分不清信息的真伪,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调查中,当问到“微信、QQ、微博等朋友圈中发布的寻人信息,在没有核实是否属实时,您是否愿意为其转发?”时,63%的同学表示在没有核实信息真伪的情况下,会继续散播转发。试想,如果这些消息有一定的危险性,那么这些同学的行为无疑是使事态更加严重。当被问及“您认为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意识有哪些负面影响?”时,76.8%的大学生认为使用手机媒体使人变得内向、不爱表达,使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产生障碍,脱离社会群体;56.5%的大学生认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道德素质下降;15.2%的大学认为会引发诚信危机,47.1%的大学生则认为过于追求物质生活,造成个人价值观的扭曲。由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手机媒体的强大交流功能,使得大学生有接受各种信息的可能,并且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人格障碍,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2)导致受教育者学习兴趣下降
手机媒体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使受教育者学习兴趣下降。在学习中,正是由于手机媒体具有广泛的知识和随时随地不限时间、不限地域查阅资料的优势,以致大学生们养成了不愿自己动脑,遇到困难就使用手机媒体寻找答案的学习习惯,不仅严重弱化了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容易造成他们对手机的严重依赖。当涉及“如果没有了手机,你会觉得怎样?”时,85.5%和11.6%的同学觉得没有手机会无法正常生活和有影响,只有2.9%的同学认为使不使用手机媒体都无所谓,可见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沟通交流工具,还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手机媒体除了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手机依赖症,弱化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外,还会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调查显示,63.8%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主要原因来自上课时看电子书、玩游戏等,41.3%的同学认为是迷恋手机游戏导致晚上睡眠不足,上课无精打采,84.8%同学认为是考试时利用手机社交软件等作弊,有23.2%则认为是利用手机交友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
由以上可以看出,手机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产生对手机媒体的过度依赖,这对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是十分不利的,应引起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弱化了教育者的权威性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育者一直是处于权威地位,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教育者比受教育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开展教育时具有更多的资源优势,才使思想教育工作顺利长久的开展。但是,随着手机媒体的出现,大学在更多时候比教育者了解信息更加快、更加深、更加多,使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尴尬境地,其权威地位受到一定的冲击。同时,有些高校存在着教育者老龄化的趋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全面了解手机媒体技术,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能充分掌握并运用手机媒体的优势进行教育活动,丧失了手机媒体的信息优势,教学实践也不能充分与手机媒体有效融合,这一情况可以从前面的调查问卷中窥见一斑,只有30.4%的同学认为其所在高校充分利用手机媒体对其进行了教育活动。因此,高校教育者要与时俱进,利用手机媒体的强大优势,重塑教育者的权威性。
3应对措施
3.1 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鼓励学生把智能手机作为学习工具,例如查看一些网络课程、查阅电子书籍、查阅词典等。手机作为网络通讯的主要工具,学生可以订阅一些最新的、利于学生成长的资讯,如关于成长、关于学习、关于专业学习等相关的资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不要培养“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类型的学生。
我们是新一代的青年人,应该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多了解一些高科技的东西,毕竟国家将来需要这一方面的人才,我们不能落后于世界。因此我同意,手机和校园手牵手。这也是拓宽孩子们视野的一个平台,可以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中,所以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这一点,既然信息化的社会发展是挡不住的,那么就学会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来增长自己的见识。
3.2 手机作为教学工具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把智能手机设计成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工具甚至是教学平台。例如,目前有许多为教师设计的APP,用于教学管理、课堂管理等。把智能手机作为考勤的工具,完成教师布置作业的工具,还可以把手机作为课堂互动工具之一,课堂作业需要学生写下自己的观点、可以是匿名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预告备课、上传上课所需要用的资料,利用智能手机更有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是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
3.3 制定相应教育管理制度
为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智能手机,学校需要在制度层面体现鼓励、引导大学生对智能手机正确的应用。如把使用手机列入学习制度中,如有些学校为了促进学生锻炼,要求学生把跑步距离作为评分或评优评先标准之一,通过纳入图书馆系统到智能手机里,体现大学生读书数量和质量、读书排名等,引导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正面使用智能手机。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团,以促进学生对手机正确的利用。如电子书阅读社团、英语学习协会等,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从观念到具体操作如何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成长。
4 总结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工具,无所谓好坏,正是不同的使用人群或不同的使用方法使之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如何通过引导、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不同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尽量减少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增加正面、积极的影响,使大学生得以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姜强, 赵蔚, 王朋娇. 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4(01):38-43.
[2]卢江. 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调查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3]杨琳, 朱正平, 冯婕. 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4(5).
[4]刘洁.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及对策研究[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15(2):281-282.
[5]周婷婷. 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 湖南师范大学.
[6]马航通. 高职学生数字化移动阅读研究[J]. 江苏商论, 2018, No.404(06):34-36+41.
[7]薛胜兰. 基于智能手机教学互动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7).
[8]金万鑫, 李书明, 张莹. 基于智能手机教学考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17):15-16.
[9]温文豪. 关于智能手机辅助课堂智能教学系统设计[J]. 信息通信, 2019(5).
[10]王晴. 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智能手机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8, No.432(08):94-95+99.
作者简介:
吴腾辉,男,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三年级学生
"2019年广東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