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策略

2019-10-21阳宇旺扎强巴普琼次仁边巴次仁杨华片多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问题策略

阳宇 旺扎 强巴 普琼次仁 边巴次仁 杨华 片多

摘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辦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重要举措,日喀则市也必将按照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文就日喀则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026-02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渴望与需求,更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懈追求。江苏省2012年就出台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2017年4月,国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了明确规定: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包括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内容。目前,天津市、陕西省、江西省、山西省等省市均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西藏的教育离国内相关省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在推进中,拟定2020年全部完成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日喀则市2019年将全部完成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按照教育工作要求,必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指标既需要资源配置、政策支持、教育质量来保障,又需要社会认可度来印证,因此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关要求,经过我们认真研究和分析,对于日喀则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1.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国家规定标准为:资源配置有7项指标,每所学校至少6项指标达到要求,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85%;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政府保障程度的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成效的15项指标均达标。教育质量的县域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9项指标均要达到要求。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群众对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以及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试评估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认可度达到85%以上。从指标上看,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还存在如下问题:

1.1 资源配置方面。一是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不到1人以上;二是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不到0.9人以上;三是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不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四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不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五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不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六是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不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

1.2 政府保障程度方面。一是部分县区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城里教师多、乡村教师少。由于部分农牧区学校学生人数少,一个年级一名教师,全天都在上课,如果按照师生比算,学校教师还超编;二是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不达标;其中,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三是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个别初中学校规模人数超过2000人;四是多数小学、初中学校的班级学生数分别超过45人、50人;五是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六是根据我市实际,不能在所有县设高中学校,优质高中不能满足农牧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低于50%。

1.3 教育质量方面。一是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不到95%以上;二是所有学校没有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三是部分教师不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较低;四是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不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高于0.15。

2.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策略

2.1 落实政府履职教育主体责任。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它的发展关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发挥政府和部门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纳入政府整体规划,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只有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城区择校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才能推进教育快速、高质发展。

2.2 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门槛达标。办学条件达标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评估认定的门槛。如果办学条件未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自治区和国家将不考虑评估认定。各县级政府要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继续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根据《中共日喀则市委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日党发〔2017〕1号)文件精神,在确保上年财政收入25%以上、援藏资金总盘子的30%用于教育事业的基础上,还要专门拿出推进优质均衡发展专项资金;要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法定增长”。各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健全符合实际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奖补配套措施。各级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按照现行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大力支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等工作。同时,要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加强审计监督。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挤占、挪用、截留教育经费。

2.3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发掘人的天性、潜能和价值的过程。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狠抓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着眼于增强学校内在发展动力,这就是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和永恒主题。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升学率,使学生能够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也是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者并不矛盾。如果因为我们搞素质教育而降低教学要求,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升学率,人民群众肯定不满意。那样的话,说明这个素质教育走偏了方向,或者走了形式,而没有注重本质。如果真正正确地实施了素质教育,德智体美肯定会全面发展,教育质量也肯定会提高,这两者是一致的。实施素质教育既可以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也可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还可以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处理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适当负担的关系。自古以来,学习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学习、要进步就会有压力、有负担。我们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的是“过重”负担、没有必要的、人为增加的负担,但决不意味著学生可以没有负担,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那些使学生反感厌倦的加班加点、重复作业、恣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和活动时间等种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错误做法。但是,我们不能在强调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时候,走向另一面,完全撒手不管,让学生感到一点负担、一点压力也没有。科学研究证明,适度压力负担对人的成长进步有好处。在这里,关键是“适度”,要在“过重”和“过轻”之间找到一个适度点。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兴趣、愿意学就不会感到是压力、是负担。要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把从“过重”课业负担下减负的学生引导到全面发展上来。

2.5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应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指导和规范我市中小(幼)学校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保障“三通两平台”顺利推进,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职能部门,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是新时代的需要,各县区和学校要明确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和职责,教育局局长和校长要切实承担起加强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的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自觉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

2.6 要加强组织协调和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除了教育部门外,还涉及其它部门。如招生工作需要有准确的人口统计数据和户籍信息,学校规划、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编制、发改、财政、人社、住建、农牧、国税的大力支持,学校管理和安全工作需要公安、交通、卫生、文化、消防、团委等部门的全力配合。各级政府要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统筹指导和整体规划,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职责分工落实相关工作,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要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宣传册、固定展板、横幅等手段,加大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度。在校园门前和学校内显著位置悬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宣传标语,在人口集中、交通要道和主要路口等显要地段刷写固定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通过宣传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的实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主流舆论导向,使全社会和广大家长更加支持这项工作。同时要策划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报道工作,广泛宣传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及时报道各县各部门、各学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情况,重点宣传在工作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支持,四省市、两企业的无私援助,以及全市人民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方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江苏省政府,2012.

[2]《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2017.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问题策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