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特长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9-10-21王腾飞
王腾飞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学校和家长也逐渐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也在小学的学校教育中不断得到高度重视,各种体育比赛逐渐增多,小学体育特长生也就成为体育老师们的宠儿。而对这些体育特长生们的培养,除了体育竞技水平的提升之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围绕小学体育特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特长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策略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疾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教育完整的科学概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小学体育特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起步阶段,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小学体育特长生作为体育教师们的宠儿,他们在享受老师关注和宠爱的同时,心理状态也逐渐在发生变化。有的学生偏科现象严重,体育成绩特别好,而文化课成绩一般;有的学生因为自己体育成绩优秀,自我优越感强,甚至无视他人,盲目骄傲。这时候老师如果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导致学生产生排他心理、敌视心理等现象,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体育特长生会经常参加各种项目的比赛,有时候会赢,也有时候会输,比赛结果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有的学生在失败时容易一蹶不振;有的学生在成功时容易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而这些心理状态会让学生走入心灵误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对小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竞技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体育特长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体育特长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因此,在小学学校教育中,老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在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提高体育老师自身素养,增强教师专业能力
在目前的小学学校教育中,大多数的体育老师都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上也只是注重体育特长生各项体育竞技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对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想有效开展小学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做好铺垫。学校可以集中对体育老师进行培训,增强体育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同时,老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扩大知识储备,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并在教学中不断付诸实践,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防止学生走向误区。
(二)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小学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体现在某一两节课上,而是要渗透在日常的体育课和体育训练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学会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体育比赛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体育特長生来说,参加比赛是常事,甚至一个人会参加多种项目的比赛。而有比赛就有输赢,因此当学生取得胜利或者比赛失利时,是老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段。赢得比赛时,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胜利的到来并不是偶然的,是自己付出了努力得来的,让学生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输了比赛时,老师更要防止学生自暴自弃,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查找失败原因,并给学生以鼓励,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
(三)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老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的这个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来对小学体育特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采取小组训练的教学方式。在日常的特长生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训练,并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在合作中获得归属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体育特长生这样的特殊群体,更需要老师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中不断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小学体育特长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 (196).
[2]汤国宇.小学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强化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