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传统皴法浅析

2019-10-21李佳馨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笔墨山水画

李佳馨

摘要:中国山水画在最开始的阶段大多是出现在人物画的画面上衬托人物,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才开始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隋唐时期发展至成熟的阶段,而至五代宋元则发展至巅峰,在其之后的明清山水画都各有特点的发展。

关键词:山水画;笔墨;传统皴法

绪论:本篇论文笔者简述了我国传统山水画从魏晋时期至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发展历程,和各时期山水画特点及代表人物。介绍了山水画主要的皴法种类样式、适用于哪种画面,以及传统皴法对现代山水画作的影响。希望对广大读者了解对中国山水画史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笔者所写的技法介绍对广大绘画者有助益。

一、山水画发展史略

魏晋时期的山水画处于稚拙的状态。而且在画面中也不作为主题出现,大多是背景、陪衬。魏晋时期的画作多体现出当时晋人受佛、道、玄学的影响,画面多表现出清淡、虚无。

隋唐时期的山水画作由展子虔所开始,至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将山水画推向高潮。山水五变,“首变”便是二李。李思训在《江帆楼阁图》中可见其绘画风格已变为金碧、大青绿山水,树法也由夹叶变为点叶,虽还无皴法但山石也开始烘染出体积感。

五代时期则为山水五变的第二变,此间时期的山水画分为以绘制北方崇山峻岭的荆浩、关仝和描绘烟雨朦胧的江南风光的董源、巨然。这一时期山水画也开始重视起了笔墨的结合,开创了全新的全景式构图,此时的基本技法基本成熟。

在五代的基础上北宋山水发生了山水五变中的第三变,则正是李成、范宽、郭熙所发展的黄河两岸的关陕地区的风貌。而山水五变中的第四变,则是由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这一时期因政治的原故,艺术家们又将构图变为局部构图。

元代山水中元四家则开始了山水五变中的最后一变,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这四人通过写意水墨画来表达自己的伤感、孤寂、脱俗的心理活动。并且元代造纸大量流行,特别是生宣的出现,使得元代文人画发展到新的高度。

明朝初期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浙派盛行,明中后期则流行吴门画派以吴门四家为代表。而清朝初期又认为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坚持“摩古”思想为正统。同期还有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文人画家活跃在画坛坚守收文人画的品格。

二、中国山水画传统皴法

皴法是运用书写性笔墨,在感悟、体证于某一特定的地理特征,甚至于具体的山石的脉络和质感所表达出的一种绘画语言,再将其不断提炼升华,以致成为某一个人、某一时期理想的独特的笔墨结构,以此来满足于个人心中丘壑的表达。

中国传统画法有这些皴法:

1、小斧劈皴

小斧劈皴为唐代李思训所创最初用于唐代金碧山水中表现山石的质感,用较小的笔触来表达山石的体式,所画出的山石具有俊瘦、削利的视觉感受。北宋刘松年、元代吴镇也都善用小斧劈皴。

2、大斧劈皴

大斧劈皴是在小斧劈皴的基础上用笔为中侧锋,将笔墨结合的更加紧密了。《绘事发微·皴法》:“李思训用点攒,簇而成铍,下笔首重尾轻,形似丁头,为小斧劈皴也……夏圭、马远一变其法,用侧笔皴,以至用卧笔带水搜,谓之水斧斫。”更加注重水墨的结合从而产生变法拖泥带水皴。

3、披麻皴

披麻皴是由董源所创以表达江南的山势体系,因其形似麻披垂散落的样子故称之为披麻皴。擅用短披麻皴是董源,善用长披麻皴是巨然。其皴法中锋用笔线条圆滑温润,适于表现南方丘陵平缓的土山纹路肌理。

4、雨点皴

以中锋兼稍带侧锋的长点状短促笔触更加突出山体浑厚壮阔,如雨点小粒,星星点点洋洋洒洒犹如雨点般的笔触层层叠叠的堆积,宛如沙漠中的沙砾随风聚积成沙丘聚点成皴。笔势虽然与“小斧劈皴”相似,但用笔点簇笔法,下笔翩然如雨滴飞舞,也应浑厚。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雨点皴的使用在画史上为大成。

5、钉头皴

《芥子园画传》中写道,这种皴法根据巨然的笔墨语言被南宋江参从画面中提炼演变出来的。是一种短笔皴,以侧锋落笔,落笔后随即提撇,起笔重而收笔轻,随即形成钉状的笔迹,故称作泥里拔钉皴。又因其收笔尖瘦,如若鼠尾,故又称之为钉头鼠尾皴。依据画作的需求又通过墨色的干、湿、浓、淡、高、地、远、近等不同的方式来给予远处山石树木茂密的感受。其代表画作有《雪山萧寺图》。

6、豆瓣皴

由所画被后人称为“燕家景致”北宋宫廷画师燕文贵所创,其特点是以淡墨先皴出形似豆瓣上圆下齐的点,再以浓墨干皴出山石的体势与脉络。其代表作为《溪山楼观图》。

7、折带皴

是由元四家倪瓒在披麻皴的基础上变化得到的,以侧锋渴笔来更加形象的表现太湖一带的方解石和水层岩的结构,其代表作为《渔庄秋霁图》。

8、荷叶皴

由元代赵孟頫提倡“复古”所创,为解索皴的变法。从山峰的最高处起向下四面散开,宛若荷叶的叶筋交织。形象的表现坚硬的山体经过风吹雨淋产生的裂痕。代表作品为《鹊华秋色图》。

9、解索皴

是披麻皴的一种维新,将整齐的曲线改为蜿蜒、灵动的曲线。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用笔为侧锋而运笔为直线,后者则用笔中锋而运笔则为发散的曲线,并伴以点法。元代王蒙将解索皴运用的淋漓尽致,代表作为《青卞隐居图》。

10、卷云皴

北宋画家郭熙所创,用笔为圆笔中锋而运笔则迂回屈转,宛若云朵的形状,因此被称之为卷云皴。郭熙以此来表现关陕地区的山石体势,并加以淡墨层层渲染加强体积感。代表作《窠石平远图》。

三、传统对现代山水画的影响

宋元时期为山水画的顶峰时期,后日渐衰退。直至近现代山水画在受到西方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中的同时找到了新的探索方向,迸发出新的活力。但并不是完全抛弃了传统绘画语言,具体到近现代皴法形式语言上来看,都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或是融汇外国的绘画特色,从而形成新的翰墨程式。例如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寿等人将古人的传统理念与现代的新思想结合,又有像张大千、吴湖帆、陆俨少、钱松岩、贺天健等人承袭古人的意志发展。但无一例不是“师造化”,抛弃清代过分摩古以至于形式主义的绘画语言,开始走进自然去寻找大自然中的笔墨语言,画师们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芥子園画谱》以外的树、石等属于自己的符号,从而可以获得新鲜的富有生机和时代特色的画面语言。(指导老师:刘康夫)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2]黄宾虹;《画法要旨》

猜你喜欢

笔墨山水画
笔墨丹青绘晚霞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纸巾山水画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程灿山水画作品
湖光山色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