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课程PBL教学理念下的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2019-10-21方舟
方舟
【摘 要】全科医学课程主要包括《全科医学概论》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两门课程,通过在全科医学课程体系中充分运用PBL教学理念,开展模拟临床实际的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和自主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有效改进教学思路,对PBL理念在全科医学课程体系的运用做客观评价,我们通过建立多维度、多形式的评价方法,并对2017-2018届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同PBL教学理念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教学评价;评价体系;PBL;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022-02
《全科医学概论》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课程是面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共计54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12学时)。临床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全科医学职业方向的数量少,学生对全科医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其它的必修课相比较,明显低下,呈现以下学习特点:1.学生对全科医学知识的求知欲低;2.理论课前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缺乏课前预习,没有带着问题听课;3.课后没有认真复习、深入思考,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PBL 教学理念是一种注重“实效”的教学理念,目前已在国内很多大学进行引进和应用,其核心内容为:开展日常教学进程中,采取小型团队协作的方式, 对教学案例进行问题探讨、问题归结和问题解决,改变教师的传统主导地位,确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的新型师生格局。开展模拟临床实际的PBL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和自主性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1 评价原则
1.1评价符合国际一般性标准
目前,国际上对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一般性要求,该要求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一般性要求主要为7个方面:个人职业价值、态度和医学伦理;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医患沟通能力;群体健康观念;信息管理能力;临床研究和思维。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注重医学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
1.2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
学科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加强学生综合全科素质的提高。树立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做适当的创新,内容以贴近实际案例为主,一般的理论点穿插进去,培养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能力。实行模块化的全科医学教学,将全科医学教学内容根据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分成若干个模块,根据专业需求选择模块进行系统教学,而每个模块中都包括基本理论、社区实践、创新部分等,各模块之间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在处理案例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
1.3多样化考核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两条线”原则,采用综合性与形成性评价两种方式,改变以往注重理论试卷考试成绩评价方式。评价手段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团队内评价(学生与学生)、教师和学生间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教学内容和方式评价、平时考勤和课堂测试、理论考试成绩等。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案例讨论的参与程度、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社区见习表现与对课程的积极参与程度等,分值占比如下:自主学习能力评价20%、综合能力评价25%、教师评价5%。理论考核50%,试题由记忆性题型转变为情景性题型,侧重考核医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式的具体内容
2.1学生自我与学生互评方面
自我評价和学生间互评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课前评价主要包括:课前的预习、课前的资料准备、课前准备时间总计等。课中自我评价主要包括:自我表达、团队内沟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信息管理、团队协作、全人全程观念解决问题、社区诊断解决问题、常见病慢性病处置能力等方面。课后自我评价:案例知识点归结能力和自我分析、自我学习反思等方面。
具体评价表分五个部分:a.课程知识:具有拟定假设的能力;具有拟定并决定学习项目的能力;所拟的学习项目涵盖各种不同的观点;分享内容具有正确性与建设性。b.问题解决能力:有效运用逻辑思考及相关证据;协助团队课程的时间管理;处理同学间的互动及处理冲突的能力。c.互动及沟通技巧:主动分享想法与意见;口头表达的能力良好(说重点、表达清楚易懂、时间长短适当);运用检索工具的能力良好。d.学习态度: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习态度及能力有进展;具有自我认知及自我评估的能力。e.课前准备:学习内容涵盖多种资料来源;课前有针对上课内容充分准备。在评价表的最后设置2个开放性问题:本小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影响如何;给小组成员的建议。
2.2教师和学生间评价方面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指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总体满意度评价等,评价表具体如下图: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指以下五方面: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愿意解决问题、能否有效解决问题、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深度)、临床知识基础、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3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评价方面
通过设计问卷,采用Likit5级评分,总体评价设计内容为:您对本教程的整体满意度、您觉得教学内容易掌握的程度;下方设置2个开放性问题:您最喜欢教学过程的哪一部份?您认为哪些环节最需要改进?
2.4形成性评价
全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在PBL案例设计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医学知识掌握程度,把握全科医学课程前后知识的串联点。通过案例关键信息、案例思考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授课案例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并能确定案例的难点、兴趣点,对课程的后续整体推进进行适时调整,确保教学质量。
2.5总结性评价
教师根据案例总体完成情况,及时做教学反思,完成案例推进中的各阶段小结,最终形成总结性评价。
3 评价结果和数据分析
本人对2017届、2018届带教学生的全科医学课程进行了PBL教学,共计发放调查问卷89份,实际收回89份,回收率100%。
在教学形式方面:认为“课程的内容正好满足您的需要,有必要开展PBL教学”的学生为80人(89.89%);查找资料(查阅文献、专业书籍等)花费时间在1天及1天以上有62人(69.66%),花费时间在半天-1天内的有22人(24.72%);PBL上课频率,认可2周1次的有66人(74.16%),1周1次的有23人(25.84%);满意目前课程考核方式的有77人(86.52%)。对教学形式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大多数同学认可在全科医学课程中利用PBL教学方法,认为合理的上课频次为2周1次,这有利于同学查找资料,巩固知识点,大多数学生愿意花费1天以上的时间查阅文献,认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对知识面的拓展和把握。
在教学效果方面(自评和学生互评结果分析),80%以上的学生认可PBL教学的实际效果,認为PBL教学 “有效提高医学知识的掌握面” 的有75人(84.27%);“有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有77人(86.52%);“有效提升互动及沟通技巧”的有74人(83.15%);“有效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的有74人(83.15%)。从教学效果评价来看,学生普遍认可PBL教学的作用,特别是有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同时,根据同学们的反馈,认为在提高自身自信心、提高信息管理能力、提高文献利用能力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4 小结
学生对PBL教学在全科医学课程中的应用普遍欢迎,但也应看到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和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方面。后期通过不断评估、反馈,跟进学习进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制定基于学生获取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柏青,何小兵, 刘洋,等.PBL 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长江大学学报 ,2018,12(12):68-70.
[2] 梁荫基,肖丹,杨巧红,等.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0,41(30):3234-3236.
[3] 陈永衡.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90-91.
[4] 卜彩丽,冯晓晓,张宝辉.深度学习的概念、策略、效果及其启示-美国深度学习项目(SDL)的解读与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5):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