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2019-10-21刘振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解题能力数学思维

刘振明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教育单位以及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改革。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贯彻落实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还要对培养学生的综合逻辑思维能力给予高度重视。高考作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项目,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中数学又是高考中的一个科目,学好高中数學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本文分析并论述了高中生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解题方式,探究并提出了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解题能力;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这一科目所具有的抽象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对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就需要针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强化,促使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掌握并运用,还可以利用一些科学的方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范围特别广、关联性和可研究性也都很强,随便的一道题都能够涉及到众多知识点,一种知识点可以出多种练习题。因此,不管是哪一个年级的高中生,或者是哪一种学习程度的高中生,一遇到高中数学题就会产生烦恼。对此,教育改革的实施与发展,促使相关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素养,最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时的解题能力[1]。

二、学生解题能力的主要方式

(一)运用数学概念

高中的部分数学题是由课本中所介绍的一些数学概念转换而来的,这就需要在对其进行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相关的数学概念,并进行合理的推导。可以说,运用数学概念进行解题是学生解题的一种基本方式。比如,在做有关单调性、奇偶性等的数学习题时,通常都可以运用数学概念进行解决[2]。

(二)利用函数和方程结合形式

函数作为高中数学中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十分抽象了,而在高中数学中几乎所有类型的题目都需要利用函数思想进行解决。而在高考数学中,关于函数类型的题也不在少数。所以,在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时,可利用函数和方程结合的形式,提高解答的正确率。

(三)通过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这种方式在高中数学中也十分重要,在一些题目中通过数形结合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简明一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题目,提高解题效率。

三、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在高中数学当中,几乎每一个学生在解题时都会用到数形结合这种方法。这是因为数形结合是学生从学习开始最早接触到的一种解题思想,高中数学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更是十分密切。但和以往学习不同的是,高中数学的数形结合包括的几何图形和代数关系更加丰富多样,并由此衍生出了各种数学题目。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探究题目,能够使解题过程更加简便,并提高正确率。因此,在培养高中数学解题能力时,需要将数形结合思想作为重点对象[3]。

比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授“集合”相关知识时,可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解解答。具体步骤是: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范围用数轴表示出来,找到数轴上交汇的部分,得到集合的交集,所有集合所占的部分,是集合的并集。这种数形结合方式能够促使学生的解题过程更加明确,正确率也能被提高。

(二)善于将函数与方程结合使用

高中数学和以往学习数学的最大不同就是函数与方程这一部分,这是因为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主体,和之前相比难度加大。函数思想主要用于解决不等式和数列等类型的数学题目,方程思想主要用于计算类的数学题目。而高考数学主要考查的就是有关计算类型的数学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对方程思想做重点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让学生练习更多的数学习题,不断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答一道习题的最开始的步骤,在解题的整个过程中占有着关键地位,学生的解题效率和正确率直接由其审题能力所决定。在对一道题目进行解答之前,学生务必要仔细读题,尽量以最短的时间获取并掌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发掘出题目中的隐藏条件。同样,教师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给学生出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在固定的时间内找出题目中所有的解题信息。

比如,教师在教授“圆锥曲线”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搜集众多的相关题目,对学生进行大量集中的训练,锻炼其审题时提炼出关键信息的能力。学生在读题时,可以把已知条件、关键信息和问题用特殊的记号标记出来,既一目了然又能够防止学生遗漏重要信息,从而避免学生因审题不当而使解题失误。

(四)促使学生举一反三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人,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尽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学生在解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或利用不同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答,并从各种解法中找出最优解法。

例如,教师在教授“解三角形”的知识时,在对相关习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利用不同的知识或以不同的角度对题目进行解答。如教师在让学生解答和正弦定理有关的题目时,可引导学生使用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转化成为解决余弦定理的题目,在相关定理之间的转化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灵活运用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充分的掌握与理解。而这种举一反三不仅仅只是在教学课堂上解答书本中的例题,教师还应该激励学生在课下做作业时也能够对一些题目进行转化,从多种角度对问题进行考虑,确定出最优解法,并在不断的练习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熟练的掌握与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不仅能够为学生自身带来益处,也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提高其数学成绩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丽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21):105.

[2]王瑞丁.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135.

[3]卢宁.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07):104-105.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解题能力数学思维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