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管理研究

2019-10-21卢晓亮

时代汽车 2019年13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卢晓亮

摘 要:汽车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制造和质量控制对整个汽车生产非常重要,也是组成一部汽车的基础。但目前,很多汽车制造商通常采取订单形式来订购汽车制造零部件,由于订单要求多变性以及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管理困难性,导致很多生产型企业在对零部件质量控制管理上很难做到统一。因此,要想实现汽车零部件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需要汽车制造商不断优化生产管理理念。本文就此对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管理进行详细研究,在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优化质量控制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质量管理

1 引言

在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科技技术持续进步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开始逐渐成为国家经济体系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与汽车相关的一系列产业财政收入占到了全国总比85.0%,这个数据充分表明了汽车产业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保证汽车产业健康、长久发展,必须确保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这也是整个汽车产业最重要、最基础的管理内容。

2 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研究分析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出行的要求也不断改变,这促进了汽车销量增长,汽车零部件需求量也随之攀升。就目前来说,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生产行业必须重视对零部件质量的优化与控制,这也是保证汽车质量,维护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除此之外,我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在发展进程中也要看到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关产业的差距,包括在管理技术、质量控制优化技术以及零部件制造技术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需要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和改善。

另一方面,分析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要求。首先,要求汽车行业有较强的创新优化能力。在全球经济发展背景下,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位,并成为著名采购商选择的合作对象,需要汽车企业具备较强的创新优化能力,这样才能在国际化市场上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其次,要求企业及零部件质量有一定的稳定性,且具备按时交货的能力。这个要求就需要相关企业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与实力,并能做好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管理。在汽车产业链下,若企业出现汽车零部件质量问题,或者没有按时交货能力,就会影响整个汽车的制造质量与效率,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最后要求企业能对汽车零部件制造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在控制总制造成本标准下,对零部件运输成本、储存成本都均能有效控制。在上述质量控制要点中,质量控制非常重要,若无法控制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那么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本控制也就无法提高与实现,因此,要求企业必须严格做好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3 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管理现状

3.1 零部件制造管理流程需进一步完善

汽车零部件与其它相关产品相比,生产商在生产汽车零部件时工序复杂,流程繁杂,若缺乏完善、系统化的制造管理流程,就很容易导致生产工作混乱,以此降低生产质量和效率。因此,我国很多大型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商往往采取封闭式循环系统生产模式,对整个生产流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也相对严格。但对于那些中小型汽車零部件生产企业来讲,因其缺乏科学、标准的生产流程,及时有些企业具备基本生产管理流程,但也因相关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包括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都会多多少少导致一些质量管理问题的出现。在这种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体制下,员工积极性较差,责任意识缺乏,整个生产效率低下,阻碍零部件生产行业的发展。

3.2 零部件生产制造的监督力度不足

如今,我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因此对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各项检测标准与指标也越来越严格。在这些严格的制造工艺规范、环保要求下,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汽车零部件生产质量,但其中相关规定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例如零部件性价比、使用寿命等方面有所欠缺。此外,虽然有了很多制造生产标准规范,但相关监督力度的缺乏,使得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过程中标准落实不够,例如质量管理者对车间现场质量信息的录入监督不足,车间技术人员对汽车零部件质量缺陷判定工作等监督不够等,均影响着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的质量管理水平。

3.3 全员参与生产质量管理力度不足

我国一些中小型汽车制造商因自身规模的限制,在构建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时基于ISO标准,并将任务交付给相关管理人员,这过于重视生产质量的自身体系构建,忽视了全员的参与作用。在企业内部,很多部门和人员都没有参与到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这就使得体系的制定存在一定片面性,各部门也均呈现独立化状态。全员参与力度的缺乏,也使得企业员工没有认识到零部件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这对规范质量管理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另外,一些汽车制造商虽然注重员工技能培训,但却不重视员工对生产质量管理内容的了解,员工在推进相关生产工作时,就很容易忽视生产质量管理目标。

4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4.1 建设完善的质量管理流程

首先,要求相关企业应构建起科学、完善的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并积极引入和应用先进的管理体系——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推动汽车零部件生产及质量管理行为开展。其次,通过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流程与相关制度,使零部件的生产工作、管理工作有严格规章制度可循。最后,在制度中明确各个制造和管理环节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严格划分岗位,避免权力重叠,将个人职责、岗位职责以及部门职责一一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从而避免制度落不到实处。

4.2 加强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和审核力度

我们知道,汽车零部件在制造生产全流程中,无论是投资环节、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环节都与其整体质量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有一套严格、完善的零部件产品检验标准,对实物产品进行仔细检测,以此保证每个环节生产制造质量。检验人员在实际检验时,要依据零部件生产情况,对产品实施全方位、全工序检验,且在完成产品生产后,也要对实物产品进行系统性质量检测。此外,企业要制定严格的策划和审核制度。在企业内部审核计划过程中,需要明确规定和记录审核要求与审核结果,并合理安排审核重点与审核范围,以保证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审核工作顺利进行。

4.3 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意识与全过程管理参与

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零部件质量控制问题,正确认识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积极树立“质量至上”管理理念,这对推进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还要强化全员全过程管理参与力度,让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生产制造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监督审核人员都参与进去,同时对全体人员开展分层次质量培训工作,是整个企业都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避免在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工作中出现冲突矛盾,从而促进各项质量工作顺利开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详细探讨了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对汽车生产、企业经济提升以及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很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都开始重视相关产品质量管理控制工作,并希望能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树立知名汽车和零部件品牌,以此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并获得全球消费者认可。因此,质量控制管理不仅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条件,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由此预见,未来汽车市场中汽车行业的竞争势必会成为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陈海旭.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管理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5):195-196.

[2]徐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与优化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4):207-208.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