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2019-10-21李季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9期
关键词:农村建设

李季

近一个时期,通过查阅资料,对上海、成都、武汉、南京、杭州、无锡和苏州等城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一、各地动态及做法

从这七个城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动态上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各地为选准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和突破点,积极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上海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大调研。强调转作风、转方式,增强抓改革促发展的紧迫感,为开创新时代上海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工作基础。杭州市围绕“集体经济旺起来,乡村振兴活起来”开展了“百千万”蹲点调研和年轻干部走访实践活动。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深入基层欠发达村开展调研,听取村级工作介绍,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成都市围绕如何实施全市“十大重点工程”开展了调研,提出了全域乡村规划提升工程。武汉市以实施“三风”行动助推乡村振兴为突破口展开调研,努力探索文化兴乡之路。无锡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由市委书记带队深入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的7个乡镇(街道)开展了农村实地调研。苏州市围绕建设城乡融合先导区,开展了调研,力争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点,体现标杆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做出有益探索、提供可行路径。

(2)召开一定规模会议。各地纷纷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上海市召开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明确了上海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和关键举措。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会议,围绕建设美丽乡村部署了五项具体措施。成都市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会议提出实施全市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无锡市市委市政府召开“三农”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无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苏州市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并提出建设城乡融合先导区的创新举措。杭州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杭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全面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区。武汉市召开“三风”行动推进会议,提出深入开展“培育文明乡风、倡导良好家风、厚养淳朴民风”为主题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3)制发相关政策文件。上海市提出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制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农村居住形式、村貌建设、村落形态、生态环境以及产业发展等重点,精准发力。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全面贯彻省委“大花园”建设战略部署。重点围绕产业转型、环境提升、协调发展、集体增收、和美乡风、乡村善治、改革创新、人才建设“八大行动”,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成都市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政策措施》,大手笔推进乡村振兴,提出要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武汉市发布了《关于扎实推进“三乡”工程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的路線图。苏州市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到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万元。南京市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围绕总体要求、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体系、推进绿色发展、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推动乡村善治、创造美好乡村生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无锡市制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意见》等“1+4”文件,围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走在前列目标定位、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强化党的领导、健全鼓励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部署了相关重点工作。

(4)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上海市进一步完善了“三农”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加强统筹协同,赋予区里一定的自主权。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抓好“班长工程”,推动乡村组织振兴,通过制度创新治理微腐败,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杭州市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落实推进。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实各主体责任,凝聚强大合力。强化工作保障,积极探索创新,抓好典型示范,走出一条特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强化氛围营造,加大宣传力度,总结先进经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打造杭州乡村振兴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南京市提出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重点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组织实施重点工程、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营造乡村振兴浓厚氛围。成都市委、市政府对“三农”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责成市直相关部门对全市乡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全面规划,着力打造“乡村振兴走廊”,重塑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加快推进农旅文等产业融合。武汉市创新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提出建设乡村振兴红色队伍,努力培养农村“红色头雁”,加强村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城市社区书记和农村支书互派交流,鼓励市民、能人和企业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兴业。苏州市成立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市县抓落实、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并建立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逐级报告制度。无锡市提出各级党委要提高把方向、谋全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形成“支持保护精准有力、体制机制顺畅高效、微观主体充满活力”的政策制度体系,凝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从各地具体做法上看,都在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从这七个城市看,都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来抓,因地制宜培植主导产业。一是突出特色发展产业。杭州市将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提出在传统旅游城市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坚持绿色发展紧守生态红线,由资源消耗型转到环境友好型。重点打造萧山区全省著名的生态农业园区、余杭区茶叶种植结合旅游等不同特色的乡村旅游,同时通过政策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发展新业态的乡村旅游。二是突出品牌发展产业。上海市彰显品牌特色,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把体现上海乡村文化特色的符号和元素提炼出来,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群体,打造有风貌更要有韵味的“江南水乡”。三是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苏州市提出要建设城乡融合先导区、示范区,力争率先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实质性进展,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点、体现标杆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作出有益探索、提供可行路径。

(2)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突出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强富美”观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南京市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以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绿化美化为重点,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现代城市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互为依托。实现自然村落迈向美丽乡村、美丽乡村迈向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逐步转型,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3)切实推进乡风文明。各地都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来抓,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将实施培育文明乡风、倡导良好家风、厚养淳朴民风“三风”行动,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文明新村活动。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褒扬乡村新风、反对不良行为、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弘扬时代新风。

(4)落实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各地都从实际出发,研究切实可行的推进机制。成都市将大力实施“全域乡村规划提升工程、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大地景观再造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农业品牌建设工程、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农民增收促进工程、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工程和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程”十大重点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无锡市重点构建了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风光秀美的生态体系,适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人才体系,体现历史文化印记的现代化村镇体系,崇德善治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体系,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七大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二、对宁波的主要启示

上述相关城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好经验、好作法,对宁波市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1)围绕产业兴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能级。宁波市虽属长三角南翼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在2018年GDP已迈入“万亿元”俱乐部,但对标临近城市,仍有一定差距。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机遇,打造更多的“宁波港”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一是念好“山海经”。山区应重点发展茶叶、林果、木耳、菌类、“森林土鸡”、野禽家养等山区种养项目。茶叶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像奉化毛竹、宁海柑桔已成为十亿元农业全产业链,余姚的杨梅、奉化的水蜜桃等也都形成了几亿元的产值,这些将无疑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林特种苗繁育产业工程,大力培育林下经济、林旅融合产业,重点提升“红美人”柑橘品质;抓好果蔬产地保鲜和草莓育苗、花木产业提升工程。积极探索中药材开发种植。应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重点抓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蓝色港湾”建设,纵深推进渔场修复振兴,加大对南美白对虾等虾蟹贝混养推进力度。二是做足“水”文章。我市大中小型水库等423座,已修筑江堤、海塘等900多公里。充分依托宁波水资源优势,推进健康高效综合水产养殖项目向更高水平跨越提升,进而拉动综合水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三是写好“田园诗”。全市现有耕地人均高于全省人均水平。通过发展效益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智能农业、现代农业、互联网+农业,发展好现代农业。

(2)围绕生态宜居,开展高水平美丽乡村创建行动。去年,浙江省召开了大花园建设动员部署会。借鉴七个城市的做法,落实好全省会议精神,重点应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建设好城郊美丽乡村综合体。在中心城区周边的城乡结合部,以产业为基,人文为魂,移居为根,美景为形,品牌为特,创新为核,规划建设综合性、多功能“城郊十园”,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创建、政策体制创新试验、产业融合创新实践的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二是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根据地区产业特色、区位条件、土地资源、开发能力、生态人文资源等因素,重点布局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小镇。创建省市两级生态休闲旅游类、历史经典文化类等农旅文结合特色小镇。三是开展四明山区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工程。着重抓好生态保护、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村落改造治理、文旅项目落地、交通设施优化再造等工作,全力打造生态修复全覆盖和区域旅游三大门户区、生态民宿集聚区、文化产业样板区。四是实施好“千村景区化”工程。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培育A级景区村庄700个以上,其中3A级景区村庄100个以上。

(3)围绕乡风文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我市已连续五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应以此为契机,围绕乡风文明,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打造东方文明之都,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一是組织实施“铸魂强农”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思想道德内涵。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完善乡风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时代新风。二是强化乡村公共文化载体建设。打造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培育壮大乡村文化队伍,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三是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我市传统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基因的优势,深入挖掘整理河姆渡文化和宁波帮文化,形成一批精品成果。加强宁波帮文化的省际、国际交流研讨,增强来甬学习的服务接纳能力,推进宁波帮文化进课堂。要传承发展农耕文化。全面完成44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72个市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发展规划。要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室、民俗旅游特色村,使乡村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乡、精神家园。深入挖掘四明山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革命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4)围绕治理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宁波样本。多年来,宁波各地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的实践载体,综合运用“三治”力量构建起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治理新体系。今年6月,全国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宁海、象山召开。我市在乡村治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得到国家和省的肯定。要继续抓好基层治理这个根本,夯实乡村振兴根基。一是抓好强本固基工程。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建立和完善农村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类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应落实好基层组织保障制度,村主职干部工资报酬应不低于上年本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倍。二是完善乡村自治制度。全面推广海曙区集士港镇岳童村“村账交给群众看,村务交给代表定,功过交给村民评”的作法,以及北仑区大碶街道城湾村推出的“对账理事制度、村民说事制度、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三位一体的乡村善治体系,推进基层管理服务创新。继续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三是完善法治乡村建设。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增强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执法。全面推进平安智慧乡村建设,推广好“枫桥经验”,建立完善村居、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面推行智慧民调系统,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四是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传承弘扬农耕文明精华,以德治滋养法治精神,让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深入挖掘慈溪市“三老一贤”工作体系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义守信、勤俭持家。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实现乡村德治与自治良性互动。

(5)围绕生活富裕,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一是发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重点扶持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积极支持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鼓励返乡人员发挥自身资本、技术、信息等优势,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营造农民就业增收的良好氛围。二是发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加快我市农村交通物流、水利、信息、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城乡全面互联互通。继续抓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构建清洁高效、多元互补、城乡协调、统筹发展的现代农村能源体系。三是发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在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础上,根据地方财力,逐年增加城乡居民医保的门诊报销额度和比例。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逐步提高其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统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四是发力落实好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做好产业、就业、电商、旅游、教育、健康、金融、生态等扶贫措施,精准施策,使我市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在2020年全面完成脫贫,同步进入小康。逐步提升低保标准,开展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与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推动企业单位为低收入农户提供福利就业,探索政府、金融、保险、公益和社会联合统保,精准帮扶模式,完善社会救助、志愿者服务、公共服务、养老服务、法律服务等低收入农户社会服务,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五是发力消除贫困村,壮大集体经济。预计到2020年底,全市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村总数可达到70%,所有村经营型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可成为低收入农户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的可靠支点。

(作者单位:315000浙江省宁波市农村发展研究院)

猜你喜欢

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