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技术

2019-10-21朱瑞超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混交林自然保护区

朱瑞超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安全屏障及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树木是自然保护区内数量最多、最主要的生物植物种类,加强林木资源的保护,扩大树木的种类和林木覆盖面积,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自然保护区的植树造林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一、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的意义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总计达到近500处,黑龙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最多、面积最大的省份。所谓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自然集中分布区,进行特殊保护与管理区域的统称。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对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化,提高林木覆盖面积,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应根据区内植物种类及生长状况,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保护区内的植树造林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应本着不破坏原生态现状,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区内缺什么树种就栽植什么树种,缺多少就栽植多少的原则。区内造林应保证适量,不可过多,以免对区内的原生态产生破坏,也不可过少,过少难以起到增加植物多样性与扩大区内林木覆盖面积的作用。

二、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

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植物大多是自然生长的状态。其中有树林、灌木丛、蒿草类、绿色植被等。一般来说自然保护区的面积都比较大,虽然植物茂密,但难免存在少部分的荒芜区域,需要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恢复。按照植物多样化的原则,保护区内应提倡营造混交林,既增加了林木种类,与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相符,又有利于林木的生长。

1、自然保护区内营造混交林的意义

(1)可以增加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种类

混交林的主要特点就是多树种,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混交林营造,应以增加植物多样性为原则,要根据造林地周边林木的种类及植物特点,对混交林进行规划设计,做到树种分布合理,生物特性各异。通过营造混交林,使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种类得到增加,绿色覆盖面积扩大。

(2)可以保持自然保护区生态长期稳定

在自然保护区内营造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各树种高矮不同的特点,满足不同树种对生长空间的需求,有利于林内通风及光照。不同树种间还可以相互影响,共享林中的有益物质。营造混交林,还可以保持生态系统长期稳定,促进自然保护区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3)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首先,混交林具有的树种多样性特点,是防范森林火灾的有利条件。在进行混交林营造时,可增加多种针叶和阔叶林木,这些林木具有降低林中温度和湿度的功能,可以起到降低燃烧度的作用。其次,混交林还可以减少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因混交林中的树种多样,特性不同,相互间一般不会传染病虫害,可以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而且由于林木种类比较多,适宜各种鸟类栖息及昆虫生存,可以吸引害虫的天敌在林中捕食害虫,降低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可能性。第三,人工混交林还因具有高矮不一、树形差异的特点,使风灾和雪灾的侵害力减弱,起到保护各类植物的作用。

2、自然保护区营造混交林技术

(1)科学选择适宜的树种

在自然保护区林造林,树种的选择非常关键。一方面要考虑增加林木的种类,另一方面还不能对保护区的自然生态做比较大的改变。而且营造混交林的树种应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不能因种树选择不当而影响自然保护区内的河流、沼泽、湿地、植被及珍稀动植物等组成的生态环境。选择树种时应以适地适树为前提,不能只考虑树种的多样性,而忽视了一些树种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应尽量选择当地的树种作为混交林的核心树种,谨慎栽植外地引进的树种。如需引进,应对此树种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确保适宜在自然保护区内生长,不会对保护区的其它植物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要对引进树种进行严格检疫和免疫,严禁引进带病树种。

(2)合理进行多树种栽植

在自然保护区内营造混交林,应考虑造林地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多树种的栽植模式,做到搭配有序,树种多而不乱,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具有规律性。在混交林营造中,林木的间距、株距、树种搭配数量都应科学合理。同一行树每隔一株树都应栽植至少3个树种,而且行间同一树种要相距较远的距离。总之,要尽量多地栽植不同树种,同一树种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要根据自然保护区内的林地面积和樹种特点,进行合理搭配,保证混交林营造效果。

(3)确保主要树种所占比例

在自然保护区营造混交林过程中,要以核心树种为主,其它树种为辅。混交林不是将各种树栽植到一起就可以了,而是多种林木围绕核心树种形成的林木群落。核心树种必然是混交林的核心,在混交林中应占有数量多的、所处位置主要的优势。其它辅助树种进行搭配栽植,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减少。

(4)加强混交林的养护与管理

在自然保护区进行混交林营造后,要加强养护管理,确保其完好成活与健康生长。在具体养护与管理中,应注意保护好不同树种所特有的生态特点,根据养护与管理程序与技术,按时开展中耕、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如果林木管理中发现林木行间株间密度过大,可进行间伐,以保证林木健壮生长。

综上所述,自然保护植树造林应营造混交林,混交林要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和谐共生。不能因造林而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应通过造林使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得到更好地保护,更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作者单位:155600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混交林自然保护区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营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植树造林共参与
马尾松、巨尾桉及其混交林土壤微量元素调查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