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质疑思辨 点燃数学思维火花

2019-10-21黄丰雷

黑河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创新思维

黄丰雷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引导学生展开质疑思辨活动,是数学教学方法的基本运用策略。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基础,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条件;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疑善问,大胆质疑,努力发现和提出问题。只有点燃学生数学思维的火花,才能让数学课堂绽放数学思想的光辉,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关键词]质疑思辨;创新思维;心理障碍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主动质疑的意识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金钥匙,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如何才能顺利点燃学生质疑的热情呢?这就需要教师展开探索和实践,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质疑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传授质疑的方法,增设质疑训练,从而成功激活学生的思维,塑造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创设质疑情境,激活思维引擎

1.设置思考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设置一些数学思考问题,让他们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展开主动思考,在思辨讨论中质疑、求证、解答。“学然后知不足。”在自由、民主的思辨讨论学习中,学生自然能够生发更多数学联想,所质疑的问题越来越多,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最终实现以疑促学。

教师在设置思考问题时,要有明确的引导方向,指引学生在正确的思路方向内对问题进行思考,激活思维。如教学“千克、克、吨”一节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小明参观动物园时看见了大象,他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你能够帮助他吗?学生展开热议,纷纷给出自己的建议:可以用电子磅称进行称量,看看有多少千克。这时,有的学生当即质疑:称量大象用千克单位不太合适吧?学生讨论继续,逐渐达成关于大象体重以什么为计数单位的共识,课堂学习被引向深入。

2.营造质疑氛围

小学生大多缺少主动质疑的意识和习惯,这时,教师就要进行必要的示范操作,让学生找到质疑思辨的起点。教师设计问题是一种示范操作,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质疑氛围,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下进行思考和解答更为重要。良好的问题情境氛围,有助于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对问题展开思考。如果有必要,教师还可以在质疑氛围的烘托下设计质疑学习任务,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

例如,乘法中的“购物”学习时,教师可以营造这样一个情境氛围:拿出一张超市小票,并投放到大屏幕上,向学生介绍说:我去超市买了很多东西,大家帮助看看,这账算得对不对?学生仔细查看账单,展开多种形式的计算活动。教师巡视全班,给出自己的提示:计算有多种形式,加法可以变成乘法,对比一下看哪一种操作更为简便呢?同桌两个人对比一下,看谁计算的方法更合理。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情境问题展开合作学习,因为有对比,课堂气氛热烈,同桌之间展开了相互质疑活动,从而点燃了学生的思维,课堂质疑气氛浓厚,学习效果好。

二、扫除质疑障碍,调动思维能力

1.消除质疑的畏惧心理

学生不敢大胆质疑,是数学课上比较普遍的现象。教材有权威性,教师更具有权威性,学生不敢质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质疑,往往意味着“挑刺”“找茬”,而学生处于教学的弱势地位,一般情况下都不敢展开质疑。对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扫清他们在质疑时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敢于挑战教材,敢于挑战权威。质疑有多种方式,质疑也有多个角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启迪,促使学生质疑。

例如,在“去游乐场”的学习中,教师展示挂图,要求学生细致观察挂图,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学生开始有些拘谨,不敢、也不知道该如何提问题。这时,教师给出示范:玩蹦蹦床,每人每次10元钱,9个人玩一次需要多少钱?学生看到教师这么轻松地就提出一个问题,也开始模仿着思考提问题,很快提出自己的問题:坐电动小火车,每人每次是10元,这里有80元钱,可以坐几个人?玩划船,每人每次需要15元,我们小组有7个人,共花多少钱……教师对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表现给予表扬,对所提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给予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给学生主动质疑的机会,即使学生有更多的疑问,由于不敢提出也是不能解决的。对此,教师要给学生以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时间和空间,也要给学生展开质疑思辨的机会,不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范围内展开质疑思辨,然后再展开集体质疑思辨,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不管学生质疑是否正确,教师都应持宽容态度,不可对学生的错误质疑进行抨击批评,以免挫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例如,学习“买矿泉水”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一箱矿泉水,一共有24瓶,每瓶是3元。让学生利用这些已知条件,设计一些数学训练题。有的学生这样设计:一箱矿泉水共24瓶,每瓶3元,如果买2箱矿泉水,需要多少钱?教师给予肯定评价。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原题的条件中只有24和3这两个数字,在自己设计问题时,可以随意增加其他数字吗?教师针对这位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讨论并解答,给大家以思辨的时间和空间。

三、传授质疑方法,提升思维效果

1.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

学生质疑和挑战权威不能等同为一回事,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时,不是本着“找错误”的原则展开,而是要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有疑而问。在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质疑时,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启迪和引导,让学生仔细阅读、理解教材中的概念、案例,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主动提出来,这便是对教材的质疑。学生将自己对教材中不理解的地方集中起来,给予集中指导,学生的质疑活动便有了价值。

例如,教学“地砖的周长”时,教师让学生拿着尺子,对教室内地面铺设的地砖进行实际测量,然后计算其周长是多少。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但计算结果却不一样。有的学生测量结果是640厘米,有的学生测量结果是644厘米,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一情况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地砖是正方形,只要测量出一条边长,便可以计算出周长,有人测量边长是80厘米,有人测量边长为81厘米,这属于测量误差,与教材中的定义没有关系。此时,有的学生提出质疑:我们测量中出现了误差,这是被教材所忽略的地方,教材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误差因素,提醒或指导我们如何避免。对教材的这一质疑,使得学生积极思辨,课堂氛围活跃。

2.对教师教法展开质疑

教师的教学是按部就班进行的,有时学生的思维会跟不上,自然会产生一些迷茫,提出一些疑问,这就属于对教师教法的质疑。小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质疑教师的教学,对此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精神。必要时,教师可以故意留一些教学破绽,给学生以质疑的机会,学生自然会更加认真听课,留意教师教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拼桌子”也是关于计算周长的内容,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正方形桌子边长为8分米,3张正方形桌子拼接在一起,其周长是多少?学生展开讨论,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如果拼成长方形,其周长为:8×2+8×6=64(分米),如果拼接成直角的形状时,其周长为:8×8=64(分米)。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设计的问题很全面,3张桌子无论如何拼接,其周长都是固定的。这时有的学生提出质疑:如果桌子上面放桌子呢?教师犹豫了一下,随即组织学生针对这种拼接进行讨论,创设了难得的学习契机,生成了精彩的课堂内容。

四、增加质疑训练,锤炼思维品质

1.注重质疑内容的筛选

数学课堂训练内容的选择,教师往往注重计算、操作和分析,很少涉及到质疑思辨这个范畴。学生习惯了书面数学训练,但因其训练形式太过单一,训练效果不理想。如果结合训练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质疑思辨活动,让学生展开主动质疑和小组辩论,自然能够锤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例如,“分桃子”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训练,教师为学生列举一个数学案例:有4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可以分几个桃子?学生展开热议,不同的解答方法不断涌现。有的学生说:先给每只猴子10个桃子,还剩18个桃子,每只猴子再给6个桃子,这样就分完了;也有的学生说:我们学习过乘法了,16×3=48,很明显,48÷3=16。教师让学生对这两种解答方法进行对比,看看哪一种更为合理。学生随即展开讨论,很快达成了学习共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辨,创设了更多思考的机会,数学思维得到有效训练。

2.丰富质疑训练的形式

质疑性的训练在设计时形式要不断创新,教师可以针对学习内容,对数学题目、等量关系进行梳理,对生活案例展开推演,对数学现象进行实验验证,对数学问题展开集体辩论,这些都属于不同的质疑训练形式。至于在教学中选择哪种训练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以便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提升思維品质。

总之,质疑思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基本途径。教师要为学生的质疑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质疑的习惯,获得数学学习的主动权,这对全面塑造学生的数学思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升.让质疑问难成为一种习惯——谈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3,(13).

[2]李德元.学会质疑,让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落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7).

[3]单丽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35).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创新思维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煤矿井下矿工酒精所致心理障碍的研究